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高一语文备课组滚动式听课小结

日期:2009-09-23

  上周,高一语文备课组滚动式听课,现将其上课、听课情况作一小结。
  总体上,在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较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既统一大的框架,又呈现精彩纷呈的教学形式。
  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总结:
  一、教学准备:选材恰贴,教材把握比较充分
  高一语文组选择的上课内容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篇选自《左传》的优秀叙事散文,无论在文言知识上,还是在叙事艺术上都有其借鉴的价值,也是提高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范例。经过集体备课的讨论,高一语文备课组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在了重点文言词汇的掌握,教学难点定在了《烛之武退秦师》所表现的高超的论说艺术上,将情感目标定位在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时的爱国主义精神上。其教学设想达到新课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的要求,教学定位上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二、过程实施
  1、教学步骤合理,方法得当
  教学中,高一语文组老师能紧扣教学重点组织教学,教学目的正确,,从文言知识的归纳到烛之武论辩艺术的赏析,思路清晰,环环紧扣,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教师能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互助讨论、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学会知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尤其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学生们常常各抒己见,侃侃而谈,有的学生的精彩发言,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主体作用得到彰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教学语言优美,手段先进
  高一语文组老师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魅力,课堂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启发性。从导语的精美引入,到结语的完美收场,都把我们和学生带入了一方唯美的古文学天地中。同时,老师们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效果。
  3、教风活泼沉稳,各具特色:
  在课堂上,老师们教态从容大方,表达流畅清晰,教风沉稳中不失活泼,体现了良好的教师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其中,白亚光老师经验老到,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难点落在实处,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迁移的紧密结合,效果突出。曹秀丽老师课堂操控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与学生对答时能够做到水乳交融,授课条理清晰,迁移自然,有大家风范。赵伏睿老师上课内容充实,注意诵读引路,多媒体制作精心,在板书设计上自出新意,很有启发作用。王欣老师语言到位,多媒体内容清晰,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朱莹老师教态自然,成熟老到,对临时问题能够妥善处理,课堂调控能力强,教学重点突出,基础知识落实得比较到位,很有老将风采。程玉玲老师教学语言丰富,教风成熟自然,教学方法灵活,抓住人物形象这一突破口,再来分析论辩艺术,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调控能力强,可谓青出于蓝。
  三、课后改进
  教学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努力地去分析,去总结,去提高。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趋完美,我们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文言教学课堂,应该更加重视文言诵读教学的作用发挥,更加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对这两方面教学内容的贯彻效果上来看,高一语文备课组还略有参差。
  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成功的课堂也必须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比如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再比如说,注重知识规律的总结,让学生知其然,亦之其所以然,以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独立运用能力。在这两方面,个别老师仍需加强。
  补充说明:
  这次滚动式听课,不仅高一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听了课,高二、高三的很多语文教师都主动、自愿地参与到听课的队伍中来。参加听课的有毕文骥老师、鲁海鹰老师、季铅依老师、陈莉君老师、李岩老师、郭芳彦老师、付冰老师、陈建红老师。她们纷纷表示,虽然是跨年级听课,但她们受益良多。这种现象,在前一周各学科的滚动式听课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老师们这种积极的教学进取精神,我们提出表扬,同时鼓励各备课组继续发扬。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