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探索扎染的奇幻创作密码
郎惠婷老师这门STEAM校本课程聚焦于“加热染料+纯棉白布+图案设计”的独特创作形式,引导同学们探索渐变纹理的形成原理与艺术表达。在课程中,她采用理论讲解、科学实验、美术设计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扎染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深入了解加热染背后的化学原理和作用机制。同学们逐步掌握了染料加热时精准的温度控制以及纯棉布各种奇妙的捆扎技巧,最后通过巧妙调整染色时间、捆扎松紧度等变量,创作出独一无二、具有独特渐变纹理的扎染作品。
学生参与操作亮点:创意无限,探索不止,从设计到成型,全程体验
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构思出超酷的图案,运用美术中的对称、均衡等构图原则,精心绘制草图。接着,根据设计选择不同的捆扎方式,比如螺旋捆扎能营造出放射状渐变,仿佛是太阳的光芒绽放;折叠捆扎形成块状渐变,如同神秘的几何拼图;用棉线缠绕还能出现线条纹理,就像大自然中灵动的线条。随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自操作加热环节,精准控制染料温度,并且根据设计的渐变效果,灵活调整布料浸入染料的时间。全程沉浸式体验“设计—实验—调整—成型”的完整创作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反复试验观察染色效果,灵活调整捆扎松紧度和浸染时间,遇到问题时小组内热烈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当布料展开时,惊喜地看到独一无二的渐变纹理绽放出来,仿佛魔法般将设计图变为现实。他们兴奋地分享作品,互相点评纹理的流动感和色彩过渡,每一幅扎染都像艺术品般生动,充满了成就感与欢乐,完美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魔力与创意探索的无限魅力。
科学探究与艺术实践,完美碰撞
在操作过程中,同学们秒变科学小达人,主动探索各种变量关系。对比不同加热时长下染料的渗透速度,原来加热能让染料和棉布的纤维素分子运动加剧,它们相互作用,使得染料更牢固地吸附在纤维表面并渗透到内部,是不是很神奇?还会观察捆扎力度对纹理清晰度的影响,甚至大胆尝试“分层染色”,先将布料部分浸入低温染料,再整体放入高温染料,从而形成自然过渡的渐变效果。这些尝试既充满科学思维,又完美服务于艺术表达,充分体现了STEAM课程跨学科的独特魅力。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超给力
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同学负责精准把控加热温度,像守护宝藏一样专注;有的专注于捆扎细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影响效果的地方;还有的认真记录染色过程中的变量与效果,为后续分析提供关键数据。当遇到图案不清晰、布料染色不均等问题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分析原因,比如温度过高导致染料挥发过快,或者捆扎松动使颜色渗透过度等。然后通过调整操作方式,成功解决问题,同学们的协作与应变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大大提升。
学生收获与成长:全面开花,精彩无限
知识与技能,双丰收
同学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扎染的实操技巧,比如染料配比、加热控制、捆扎手法,这些技能都不在话下。还深入理解了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染料分子在高温下的运动规律,以及纯棉纤维的吸附特性如何影响渐变效果。知道染色时添加电解质(如食盐),会增加电解质的电离,其阳离子可中和纤维表面的负电荷,减少染料与纤维间的静电排斥,进一步促进染料结合,增加固色度,是不是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美术素养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学会了用色彩渐变、纹理对比表达创意,真正实现了“艺术+科学”的知识融合。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大突破
许多同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扎染的固定模式,而是大胆尝试个性化表达。有用几何捆扎法制作出充满现代感的图案,仿佛把未来世界穿在了身上;有用多次染色叠加出渐变色块的,色彩层次丰富得如同梦幻的画卷;甚至还有同学将扎染作品改造成钱包、挂画等实用物件,让扎染走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尝试展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思维转变,同学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动手实践”带来的巨大成就感。
文化认同与跨学科思维,共培养
通过深入了解扎染的历史,从古代民间工艺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代时尚元素,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传统艺术强大的生命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也得到了极大增强。而STEAM课程的跨学科设计,更是让大家意识到:艺术创作可以巧妙结合科学原理,科学探究也能充满美学思考。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将为同学们未来的多元学习提供强大助力,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教学处评价:
这门高中STEAM校本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一件独特的扎染作品,更让大家在实践操作中深刻理解了艺术与科学的紧密关联。培养了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真正实现了“知识、技能、思维、情感”的全面成长。这门课程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扎染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生动载体——当亲手复原古代纹样时,仿佛与千年前的工匠对话,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匠心精神深深烙印于心。
跨学科思维更延伸到日常学习中:有同学在生物课上用扎染的变量控制原理设计植物染色实验,探索天然染料的环保应用;另一些则在历史项目中,结合科学数据分析不同朝代染料配方的演变,揭示文化交流的脉络。育明高中的STEAM校本课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继续深化跨学科思维,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对话,这种“文化为根,科学为翼”的融合视角,不仅强化了民族身份认同,更培养出灵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