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跨学科融合新探索: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高二STEAM校本课“三栖发电实验室”成效显著 助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日期:2025-08-01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我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其中物理组月老师开设的STEAM校本课《三栖发电实验室:物化生的能量狂想曲》,犹如一股清流,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巧妙融合,在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课程亮点:跨学科融合激发学习热情

门校本课最大的特色在于跨学科融合。它巧妙地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以能量转换为主线,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在课程的第一阶段,理论探究成为核心。教师在系统讲解发电机工作原理后,引导学生将视野从课本知识拓展到多学科领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探究不同学科中的能量转换方式。在物理学科中,他们仔细剖析风力、水力、火力、太阳能、核能发电中机械能、光能、热能等向电能的转化原理;从化学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转换的过程;结合生物知识,了解生物体作为媒介完成生物质能向电能转化的机制。通过小组上台汇报交流,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能量转换这一核心物理观念的理解,更在对比分析不同发电方式的过程中,培养了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随后,课程从发电延伸到用电,通过对比发电机“磁生电”与电动机“电生磁”的反向逻辑,帮助学生完成了对能量转换闭环的认知。

实践操作:提升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在理论学习的坚实基础上,课程进入第二阶段——动手实践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们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广阔平台。各小组自主选择发电方式或电动机制作微型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规范缠绕铜线圈、组装电路,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全神贯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小组遇到了电机不动的问题,通过万用表检测,发现是电路接触不严导致开路;还有小组因带电操作不当造成电路板损坏。但面对这些困难,学生们并没有退缩。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冷静分析原因,逐步排查故障,最终成功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在“电动升旗装置”制作中,学生们通过对升旗杆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绳与转轴上橡皮筋之间的静摩擦力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关键,将力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成果展示:创意无限,尽显风采

课程的最后阶段,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学生们精心制作的微型发电或电动机模型一一亮相,这些模型构思精巧,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线圈感应电动模型等作品,不仅在科学探究的严谨性上表现出色,其技术创新的可行性也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还详细分享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STEAM课程的深远意义

我校此次《三栖发电实验室:物化生的能量狂想曲》STEAM校本课的成功开展,并非个例。我校新学期举办的校本课程中,STEAM成为主导,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跨学科融合教学中的创新实践。STEAM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它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STEAM课程培养的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正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校的这门STEAM校本课,正是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入探索STEAM课程,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