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育明优秀毕业生】立关爱之心,行大气之事 ——2025届毕业生郑翔羽

日期:2025-07-30

学生简介

郑翔羽,2025年毕业于大连育明高级中学三年二班,班主任潘东老师,高考以686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

2022年9月,郑翔羽同学从大连九中以指标统调的方式进入大连育明高中八班,在班主任滕霏老师,语文老师侯杏梅老师,数学孙亚洲老师,物理丁丁老师,化学杨阳老师,生物丁明艳老师,地理乔蓉老师,历史刘诗意老师,政治蔡锦秋老师以及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年级第三(物化生)的成绩,在八班的时间里,他切身体会了团队凝聚力的真章,抽象而虚无缥缈的团体荣誉感在这一刻具象化,团队的力量在他的学习道路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随后的分班考试中,郑翔羽考入了强基二班,在这里他见到了将要陪伴他两年半的同学,他坚持“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担任生物课代表一职,并积极地为同学答疑解惑,分享自己的笔记,带领大家背书,希望让大家共同进步,在生物方面取得更卓越的成绩

一页笔记be like:

育明高中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他高考的顺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方面,高一下学期,他曾为缺少哲学方面的引导而苦恼,在付冰老师的建议下,郑翔羽同学开始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指导书籍,他在学习思辨法的同时也精进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在积累论据的同时学习了非理性主义,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路上能够快乐地学习,激活自我效能感。付老师还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们修改作文,不辞劳苦地答疑解惑,这为郑翔羽同学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数学方面,他曾过度追寻做题技巧而忽视了基本能力,在于联慧老师的引导下开始重视基本功,尽管在高考非常遗憾没能做出最后一道压轴题,但是前面基础题全对帮助他取得了138的成绩

英语方面,刘映老师帮助他挑选了最适合他的字体,让他在英语写作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同时老师总结了全面的作文模板,在小作文能够少失分,多得分。刘映老师还在课本剧大赛的时候为同学们化妆,帮助同学们取得课本剧二等奖的好成绩

物理方面,潘东老师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会为同学们认真批改与讲解作业,潘东老师独特的“发题+自学+做题+讲新课+课后补充”模式,让同学们在学习新课前先自己完整地领会一遍新课的内容,同时锻炼了同学们极强的自学能力和解难题能力,潘老师的“大内高手”等口诀,帮助同学们迅速地解决一系列问题。潘老师还会适当地为同学们补充看到的好题,让同学们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为难题解决打下了基础。潘老师轻松而愉悦的带班风格让同学们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为二班高考的胜利夯基筑实。

生物方面,作为生物课代表,张明明老师富有逻辑的课堂让生物书上零散的内容变得清晰易懂,“张三没有大哥”等幽默风趣的语录让生物课堂有趣起来,生物答疑课让郑翔羽同学把生物这一弱势学科的短板补齐。

化学方面,于欣老师作为一位班主任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但深谙化学课上如何“拔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还能以“欣理课”“欣理辅导”在每一次大型考试后调整同学们的心态,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保持心态的稳定,帮助同学们稳定发挥。于欣老师的教学方式十分领先,注重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学习,自己收获,在不断自我迭代中收获更好的自己。高三时期,郑翔羽同学心里或多或少有急躁的情绪,在于欣老师的心理疏导下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且通过吃透教材的方式连续多次模考选择题全对。

与此同时,他还很感谢同学的鼓励与支持,每次过生日时,总会有关系好的同学送上祝福,在笔记未记完时也会有同学来辅助帮忙,在心情低落时会和同桌姜庆泽和郑弈、陈熙宇等同学一起讲段子,是同学的支持与鼓励给了他不竭的精神动力

学习之余,郑翔羽同学还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在课本剧大赛作为旁白,取得二等奖的成绩,在运动会上参与跳长绳,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在每一次的换座中积极打扫教室并且收垃圾,帮助同学搬桌子,减轻同学们的负担。

高二的暑假,郑翔羽同学参加了清华大学暑期学校,他结交了很多全国的优秀高中生朋友,认识到自己在能力上与其他省同学还有差距,不断奋进,最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科技营里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高三的学习虽然紧凑而集中,但是郑翔羽同学仍旧能够在每天自习课查漏补缺,上网寻找短板部分的习题并且认真批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漏点越来越少,在高中取得了多次年级第一以及大连市第一(原始分)的成绩,为高考顺利打下基础。

郑翔羽同学相信关爱之心能够帮助我们成为完善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教育之根虽苦,其果却甜。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在关爱之心的滋养下,让学习成为生命自我完善的途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警告: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我们需要重建学习与关爱的平衡,让教育回归其本质——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孕育悲天悯人的情怀。学习与关爱之心的结合,恰如理性与感性的交响。古希腊全面教育的理想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当培养完整的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唯有将冰冷的学识与温暖的人性关怀相融合,才能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成长为兼具智慧与慈悲的全面发展之人。


寄语母校:

巍巍育明,屹立辽东。黉门毓秀,瀚海腾龙。杏坛传道,承先贤之薪火;绛帐授业,启后学之鸿蒙。春华秋实,桃李成蹊于天下;朝乾夕惕,栋梁擎柱于寰中。忆昔青衿岁月,书山跋涉;感今赤子情怀,学海峥嵘。愿母校薪传有继,德业长新;更期来者鹏程万里,云路千重!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