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盎然的春意,第二届“挑战者杯”科技节生物学科主题活动以“发酵美食传古韵,生物创新启新程”为主题,正式开启啦!大连育明高级中学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科创经纬”,传递“科技发展,人人参与,人人收获”的理念,特别举办了这次活动。本次科技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学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深入挖掘生物世界的奥秘,特别是发酵技术在传统美食中的应用和创新,点燃同学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创新激情。
活动现场,各种发酵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从经典的米酒、酸奶到创意无限的发酵蔬菜、水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同学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他们不仅亲手制作了这些美食,还深入学习了发酵背后的科学原理,从微生物的培养到发酵条件的控制,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发酵美食,古韵今风,生物科创,培育新星。从“葡萄美酒夜光杯”,到“浊酒一杯家万里”;从“金齑玉脍饭炊雪”,到“盐齑不解满瓶愁”,几千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开始制作发酵食品,寄托情感。时间飞逝,发酵技艺从最初的保存食物的无奈之举,变成了日常生活的美味调剂,从不起眼的家庭小菜,变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发酵技艺见证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见证了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同学们运用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美味发酵食品。他们将理论融入到白菜叶上晶莹剔透的盐粒;将创新融入到创意百出的果醋果酒;将耐心融入到罐中悄悄上浮的小气泡,最终将经历时光考验的食品端上餐桌,走向了比赛现场。
本次活动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参赛选手在家中自制发酵产品并将制作过程剪辑成视频,由学生会评委团对视频及作品小样进行初步审核,按组别比例筛选出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阶段,选手制作讲解报告,向老师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及比赛感悟,同时评委教师对选手带来的作品进行品尝和评分,最后由分数高低颁发最佳创新奖及一二等奖。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赛选手们满怀激情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讲解着发酵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观众们听得兴致勃勃,不时发出赞叹声。评委老师们也认真品尝着每一件作品,从口感、创意、科学性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分。
创新与挑战是本次活动的精神内核,对我们学生而言,创新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赋予了我们年轻一代向未来发起挑战的勇气。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来自高二各班级的优秀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展现了超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校同学树立了榜样。经过学生会评委团和生物组评委老师们的认真评选,众多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荣获奖项。选手们亲自带着他们的创意之作上台进行精彩的讲解,分享着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魅力。以下是一些学生获奖的照片及他们在讲解展示中的精彩瞬间,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科技盛宴!


高二生物备课组组长金莹老师赛后总结:
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生物发酵技术的理解,还激发了大家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金莹老师提到,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发酵食品,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成长。
此外,金莹老师还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还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经历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教学处辛海泉主任总结:未来学校各备课组将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科技节生物学科主题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相信在未来科技节活动中,他们会继续怀揣着这份热爱和梦想,不断创新,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将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丰富了文化底蕴。他们认识到,知识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谓的理论成就,并不是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生活中如发酵般漫长的沉淀在“开盖”时刻的爆发。
各奖项名单:
科技创领班级:二年二班、二年四班、二年五班、二年六班、二年七班、二年十班
最佳创新奖:2.4张跃骞 ,2.7蔡和林 李恺毅
一等奖:2.1孙榕沣,2.2王一冰,2.4张家铭,2.7杨芷馨,2.9刘亦然、孙瑶闻
二等奖:2.2郭逍琦,2.5王恺健,2.6丁伊璇,2.7孙欣妍,2.8姜宗希 潘俊羽,2.9曲籽睿,2.10刘雨熙,2.10孙昊然
优秀作品奖:2.1王一童,2.2王家瑞,2.2吴佳瑞,2.2赵雁翔,2.5万恩杞,2.5马晟皓,2.5刘芊妤,2.6毛诗童,2.6王亦霖,2.6田宸宇,2.7杜艾萱,2.7吴春演,2.7孙嘉忆,2.8封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