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级中学自入选辽宁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学校以来,更加注重全面推动“双新”实施。学校重视顶层设计,多点布局,层层推进,具体实施中以优质课程为支撑,以课题、论文为抓手,兼收并蓄、持续发展,注重学习、互助提升,既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又夯实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领双训双融四聚”科研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训水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将经验升华为理论,以“闭环”方式发挥科研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 双新建设 系列报道三
匠心琢璞玉,磨砺沃新芽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开展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活动
竹有千节,始于新笋;时序更新,芳华待灼。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帮助他们站稳讲台,促进专业化发展。11月23日至12月1日,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开展了“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全程听课。全校教师共同听课,并于课后积极开展组内评课。

语文组:
任智涵《从〈拿来主义〉的“大宅子”说开去》
核心问题引领课堂,阅读表达双线并行。任智涵老师充分运用语文组“一核双翼”教学模式,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设计精巧、环环相扣。抓住“语言”和“思维”两个关键词,带领学生拓展阅读,激发学生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数学组:
张宇浓《幂函数》
情境导入激兴趣,问题驱动促探究。张宇浓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数学组最优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不断追问,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讲练结合,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化学组:
邹一震《铁的重要化合物》
冀爽《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黄韵迪《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和转化》
化学组的三位老师都运用了化学组“ADCEI”最优教学模式,从“激趣、探究、交流、评价、创新”五个方面展开教学。三位老师虽然运用同种教学模式,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邹一震老师教态稳健、语言流畅,授课过程中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与学生互动良好,充分体现了“双新”理念。冀爽老师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黄韵迪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家呈现了有趣又具有实效性的课堂。
物理组:
于月《曲线运动》
李思潼《超重和失重》
物理组的两位老师分别运用了“情境-建模教学模式”和“问题推进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
于月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现场进行实验,逐步引导,层层递进,课堂气氛活跃。
李思潼老师注意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由浅入深推进教学进程,语言精炼、教态大方,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政治组:
张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立议题由现象到本质。张琪老师充分利用政治组最优教学模式,在中心议题下又设置了三个子议题,精选材料,层层递进,呈现了精彩课堂。
课堂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课后,各教研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中肯的意见。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打磨这次汇报课的过程极大的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参加此次教学汇报活动的是刚入职的八位教师,他们在各自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就开始专注于教育理念的学习、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入职三个月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青蓝工程指派的教学师傅的引领指导下,年轻的教师们将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他们认真倾听师傅们的每一堂课,虚心求问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困惑,深刻反思教过的每一节课。这次汇报课活动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成果,他们从容的教态、规范的语言、合理的设计使所有听课教师眼前一亮,授课教师完全没有初登讲台的生涩,透过他们的表现,全体师生看到了育明高中更美好的未来。
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体现了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长期以来科学的、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将继续以“双新”理念为引导,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手段,持之以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