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党建引领 双新建设 系列报道】祝贺我校教师在2023年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获奖

日期:2023-12-07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自入选辽宁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学校以来,更加注重全面推动“双新”实施。学校重视顶层设计,多点布局,层层推进,具体实施中以优质课程为支撑,以课题、论文为抓手,兼收并蓄、持续发展,注重学习、互助提升,既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又夯实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领双训双融四聚”科研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训水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将经验升华为理论,以“闭环”方式发挥科研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 双新建设 系列报道一

祝贺我校教师在2023年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获奖

我校在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遴选活动中成绩斐然,获评辽宁省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组织学校全校共有10节精品课获奖。

奖项

教师姓名

学科

课程名称

一等奖

常爱华

数学

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王昕

数学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乔蓉

地理

问题研究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赵晓曼

地理

国际合作

 

金钰

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张腾

英语

Understanding ideas (语言学习) & Using language (语法)

二等奖

石婧涵

数学

直线与平面平行

三等奖

王悦

数学

函数定义的演变过程简介

 

冀爽

化学

练习与应用

 

陈思

地理

问题研究 如何做中学生资源、环境安全意识问卷调查

精品课及教师简介

4.2.3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是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的内容。常爱华老师从学过的指数函数引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范畴内,通过层层设问,引出对数函数的定义,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具体的对数函数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对数函数性质与图像的过程,体会研究函数性质与图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层次的不同,在很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在授课过程中,常爱华老师介绍了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教育理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本节课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恰到好处的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在难点处、关处层层设疑,揭露学习过程中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师简介:常爱华,中学高级教师,大连育明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高三年级数学备课组长。辽宁省骨干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参加大连市、辽宁省、东三省及全国各级各类的说课、做课大赛,均荣获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中荣获部级优课。多次面向全市教师做引领课、示范课、专题讲座,也曾多次送教下乡。撰写的论文曾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并荣获“全国教师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多次参与高考模拟试题的命题工作及高中数学教材、教辅的编写。代表大连市参加辽宁省首届“说高考题大赛”荣获省一等奖。连续二十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大连市三好班级、市优秀团支部的称号,教学班级成绩突出,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外名校。

《导数与函数单调性》这节课是人教B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的内容。王昕老师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使学生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使学生从函数图象出发得出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从描述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高度,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完成对性质的学习。尤其在课后探究环节,精心设计,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式学习,形成研究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收集、阅读生物学材料,撰写小论文,使学生了解高等数学中的一门分支就是生物数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生物学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结构,进行深度与广度结合的拓展研究,使学生在完成教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

教师简介:王昕,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员,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大连市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大连市口碑好老师、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多次在国家及东北地区数学教学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指导奖一等奖,多次在部级和辽宁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说课一等奖,多次进行教学引领,执教省、市级观摩课。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市三好班级、市优秀团支部称号,所带学生先后考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培训,担任国培班班长。多次承担或参与市级课题研究,鉴定等级优秀。多次在国家及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本节课程选择了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问题探究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本节课采用任务探究的形式,教师通过展示材料及自制月相观测实验教学视频等方式生动展示了月亮及人造月亮的特点,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任务链及引导性问题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探究。通过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对于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的探讨,并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从正反两方面以及经济、环境、天文观测、政府官员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教师简介:乔蓉,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现担任高一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执教的《海水的性质》曾获大连市基础教育精品课一等奖。曾获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3年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四节《国际合作》,该节共有两个框题,分别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本课以新能源汽车视角出发,从发展的角度,说明全球联系的密切性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中国成为制作业大国的相关图文资料,呈现出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的结构图。以“中吉经济走廊”建设为例,初步了解“一带一路”的概念以及建设的背景,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最后活动展示“渝新欧”班列与国际合作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简介:赵晓曼,地理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专业,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担任研究生会部长,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所执教的课程在基础教育精品课比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

本课以“牛栏江堰塞湖”为例创设情境贯穿主线,激发学习兴趣,在深入了解“牛栏江堰塞湖”过程中,提供图文、遥感影像、视频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过程,采用问题式教学,设置挑战性任务,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同时锻炼地理实践力,既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及其复杂性,又能充分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价值,构建完整的地理信息技术认知脉络。 

教师简介:金钰,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大连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校优秀青年教师。曾先后获得辽宁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辽宁省优质课一等奖、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一、二等奖,大连市“双新”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积极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并承担课题研究,发表多篇论文。

本课选自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Understanding ideas & Using language,整堂课围绕单元主题语境“人与自然”展开,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以作者的空间变化为线索,厘清作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关键动作和情感变化;通过对关键句的查找、分析和比较,总结“省略”的特点和作用;运用省略的方法改写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句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教师简介:张腾,中学英语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八级;曾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南澳主题商务论坛等国际会议担任口译员;曾被评为“优秀教师”,并多次获得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力求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收获新时代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

本节课选自人教B版(2019)必修四第十一章第三节《直线与平面平行》,以“情景导入+问题探究”为授课模式,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理念背景,将生活实例作为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思路清晰,由浅入深,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培养了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使学生充分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相关定理,并能解决一些具体的几何模型中的线面平行的证明。最后总结到位,深刻辨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简介:石婧涵,中共党员,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做学生心中真正的良师益友,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多次参与课题研究,发表省级论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荣获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二等奖。辽宁省“说命高考题”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 

《函数定义的演变过程简介》一课选自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一册函数一章的拓展阅读内容。王悦老师从函数概念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说起,以重要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为载体,经历了函数定义的萌芽到其初步形成,再到函数定义的确立及再次发展,充分讲述了函数定义的演变发展过程。教学设计新颖,课堂生动有趣,通过对函数定义演变的探知,带领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抽象化过程以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体会数学文化。

教师简介:王悦,中学数学二级教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位。辽宁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省三等奖;《正弦定理》一课获大连市“双新”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发表多篇省级以上期刊论文。

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氮的循环涉及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本节课从元素价态、物质类别角度系统的梳理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建立氮的价类二维图。其次,本节课将借助复分解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价类二维图,预测、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典型例题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N原子守恒法、得失电子守恒法、电荷守恒法的运用。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梳理含有氮元素的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师简介:冀爽,中学化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项目式教学,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上发表论文两篇。热爱化学教育事业,努力做有温度的教育!

问题探究——《如何做中学生资源、环境安全意识问卷调查》

本调查问卷意在提升中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进而提升公民的支持与配合度。按照以下步骤设计《关于中学生资源、环境安全意识的问卷》和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步骤包括设计问卷-确定发放对象和发放方式-回收问卷并整理、汇总-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报告。课前以大连资源、环境以及海水核污染为背景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按照选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对比,利用钉钉班级填表功能编辑和下发调查问卷。对问卷资料进行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学生展示和演示分析等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然后,进行思维加工,揭示了选修过教材的学生可以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审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师简介:陈思,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地理教师,备课组组长,高考命题组人才库成员。曾经多次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教育部精品课”中获得部级、省级优课等荣誉。开发的《地图上的故事》校本课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校本课一等奖。攥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熟悉高考命题考点,善于从事原创地理试题的命制工作。曾数次参与辽宁省、大连市联考命题。

本次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正处于我校全面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阶段,教师们适时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此活动,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更加高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是得以进一步提升。授课教师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展现出新时代人民教师风采,亦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学校充分抓住本次活动的契机,持续打造精品课程,开创高效智慧课堂,巩固、推广双新成果,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