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大连市教育学院联合育明高中高三化学组,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大连市高三化学教研活动,参会教师包含教育学院专家领导,市内及北三市高三化学教师。
本次会议由市高三化学教研员苗冬雁主持。我校高三马爱丰老师和高一于欣老师参会做了专题讲座和公开课展示,市教研员苗冬雁做了市一模试题分析讲座,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第一项:于欣老师在大连市高三化学教研活动中给全市高三教师做了一节《基于高考真题,灵活分析有机综合大题》的二轮复习展示课。于欣老师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破解高考题。她带领学生从高考命题人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综合大题,让学生了解命题背景以及考察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从而明确二轮复习备考的目标与方向。第二部分是关键能力的专项训练。为了能够快速灵活分析有机合成路线,结合高考考察关键能力中的“新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于欣老师将多种素材进行深度整合,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层级式训练。从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夯实训练,到大学教材中的适当拓展,再到高考真题中情境运用。学生感觉酣畅淋漓,轻松突破。第三部分是自主命题。于欣老师带领学生命制高考模拟题,培养学生完全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议第二项:马爱丰老师做了关于《高考化学反应原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的专题报告。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及电化学等诸多理论,是高考中的难点。化学反应原理的特点是图像多,解决图像问题需要有基本的公式推理。比如n元酸Ka,Kh,Kw三者关系,酸式盐显酸碱性的本质规律等。利用分布系数图像理解生物中氨基酸等电点的含义及等电点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另外,利用数学中的反比例函数和线性方程的相互变换,将化学习题中抽象的化学图像进行深度的解析。理解图像交点,截距和斜率代表的含义。例如阿伦尼乌斯方程中斜率的大小与活化能(Ea)的关系,吉布斯和范霍夫方程联立的推导方程式中斜率的实际应用。了解化学学科核心理论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提升理论水平有助于更加透彻的把握高考脉络。马老师介绍了科研经历中关于纳米反应器-空间限域效应对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影响,进而总结了对于复杂反应提高化学反应选择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
会议第三项:市教研员苗冬雁介绍了本次市一模考试题命制过程,及试题考察的角度和考点分布,介绍了试题难易度特点及全市平均分情况。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苗老师点评:“于欣老师对高考考向把握精准,素材选用恰到好处,设计巧妙,课上时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二轮复习中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很有针对性,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马爱丰老师对化学原理的深入解析,为化学原理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会后参会教师反响特别好,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研讨”。
我校两位参会教师简介:
于欣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辽宁省骨干教师 ,省科研骨干 ,大连市优秀班主任 ,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兼职副教授,专业硕士指导教师。自修并考取国家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考志愿规划师,中级沙盘治疗师。
所授课曾获国家级特等奖,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辽宁省首届说高考题大赛第一名。多次在省、市做学科观摩课与讲座。撰写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研究。多次参与市高三命题工作。兼任辽宁师范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基础教育选修课外聘教师,作为独立导师已经培养5名化学专业硕士。
马爱丰 中学高级教师,韩国釜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大连育明高中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曾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大连市优秀班主任。获全国优质课特等奖,12年辽宁省优质课比赛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