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教学研究需“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专家领路,众人偕行的教学研讨是促进教学提升的重要途径。
4月3日,在辽宁省实验中学举办的辽宁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上,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展示了二轮复习的集体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省教育学院的杜德林老师高度重视,市教育学院的郑淑清老师、宋亚科老师亲临指导,我校的张有林校长大力支持,张敬燕、金辉两位副校长全程参与,各处室积极配合。语文组以程玉玲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高三备课组为核心,集全组之力精心设计,认真研磨,教研活动内容精当,视频制作质量精良,受到了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
进入二轮复习以来,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深入践行博——深——分——合的二轮复习模式,并将此模式的具体应用和反思展示在全省同仁面前。博指的是博采众长,我校的二轮复习策略及具体实施,在外,依托于省级教研工作的领导,市级教研活动的指引;在内,我们求索于程玉玲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主持人、导师、顾问和各成员的互通互助中,求得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深指的是深入研究。在双新的大背景下,备课组不断探讨新教材,新课标和新高考之间的联系,研究二轮的最优化复习策略,研究高考题,研究学情和教学策略、教学规律。分是指分层高效。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需求,除了考虑学生个性水平的差异外,还考虑选科背景下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校的分班特色,让分层次教学更加高效。合,是指合于根本。教学出发点在二轮复习的时候,也必须守住课标和教材的两个根本。深挖课标和教材,不忘在二轮复习时回扣课标和教材,找到考题的根,找到解题的源。
在本次集体教研活动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展示了一次完整的集体备课。他山之石,八方辐辏。在省市级教研员的引领下,在程玉玲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以优促优,以优带新的理念下,获得新的启发,把握了研究的大方向。精钻试题,深耕不止。组内成员通过对四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的考题和学情的研究,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明确掌握学情。具体实践,个性尝试。赵伏睿老师根据考情和学情,针对班型特点,展示二轮课堂,通过习题的讲解,践行二轮复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及时评价,同课异构。组内成员根据自己所教班型的特点,具体落实,体现学情、教学方法共性下的个体差异。
本次集体教研活动的展示,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语文高三备课组,还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在教研组的统筹规划下,深耕不止,通过继续地交流与钻研,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育人明德,琢玉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