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广双新成果,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及高中教研核心团队的引领作用,3月28日到3月29日,辽宁省教育学院联合辽宁省教育基金会在鞍山海城市开展了省内各学科名优教师的送教活动。我校化学教研组组长唐永波老师代表辽宁省高中化学教研核心团队教师为海城市南台高中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化学示范课,课后进行了说课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最后省教研员进行了点评。
唐永波老师在所授课《化学反应限度》中,针对教材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设计了以实验为切入和突破点的两个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进行证据推理,引导学生小结可逆反应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图表分析,进行数形转换,激发学生绘制c-t,v-t图像,并引导学生总结图像的特点,形成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唐老师引领思维,同学们积极思考,表现喜人。
在说课和交流研讨环节中,唐永波老师结合自己40年的教学历程,分析了新教材、新课标和当前化学教学的新变化,对化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策略,教师成长过程和专业成长方式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辽宁省高中化学教研员赵洪杰老师带领学科教师对唐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唐老师的授课给予高度评价。她从三个方面做了点评,唐老师围绕“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这一核心概念,设计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与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等逻辑思维;第二个实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建立“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直观感受,并耐心的引导学生思考并推理如何证明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最后通过对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这一可逆反应的数据处理,与学生一起绘制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和某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培养学生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与图像相互转化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构建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唐老师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多角度的提问开阔了学生视野,层层递进的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唐老师的这节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图表图形转换,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个性化再创造,将学习引向深入,指向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随后,赵老师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以及大概念教学的具体实施做了微讲座。
来自鞍山海城地区的五十多位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他们通过学习,感悟了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也感受了唐老师严谨的教学风格,纷纷表达对唐老师的感谢。
本次送教活动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城镇及农村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影响颇深,充分发挥了我省名优教师及高中教研核心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培训活动也展示了大连育明高级中学教师在新课程新教材推进过程中丰厚的教学成果,在省内起到了应有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唐永波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教育硕士、全国奥赛金牌教练
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曾获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教学能手、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省级、国家级新课改先进个人。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导师。
兼任化学竞赛教练20年。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成绩优异,贡献突出,获得中国化学会表奖26次,曾获全国最佳化学竞赛教练,奥赛成绩连续多次获省团体第一。林龙、郑矗、毕志晗、王淇等多人次获省个人第一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省赛区)近百人次,省队24人,国家集训队(前50)3人,国家金牌5人,银牌14人,升入清北21人。2022年化学竞赛高二4人全部进入辽宁省队,高一8人获得省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王淇、赫连帅文获得银牌,居辽宁省第一、二名。
能长期坚持“教研并重,以研促教”的教研理念。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并能应用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多次发表文章、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