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泉,研究生学历,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辽宁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教师资格考试大连区面试官,大连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委库成员,中学生涯导师。曾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三好班级班主任,中国化学会因竞赛工作突出表彰(16次),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国家级、省级优质课多节,发表论文多篇。
陪我们度过青春岁月
如果把青春拉扯回曾经仓促的模样。如果把岁月点燃成黑夜里跳跃的光团。我愿陪你一同走过,只为度过那漫长岁月。
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犹记得见你的第一面,一件白衬衫,一条西装裤。你就那么玉树临风地站在烈日下,微笑着迎接着每一个孩子。如今即将分别,可每每回想起那幅场景,便又觉得时光好像回到了2013年,那个蝉鸣聒噪、却又温暖人心的八月天。
喜欢听你分享关于人生的心灵鸡汤,好似一杯蜜茶,醇而不腻。犹记得百日誓师的那天下午,当你和我们讲述关于你父母的故事时,我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无声哭泣。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人师最大的力量,就是能教会自己的学生什么叫做成长。是你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努力,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有遇见,还有很多事没有经历;是你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用功,是挑着担子上坡时的艰辛;是你让我们体悟,比学习更重要的,是人生这个大舞台。
我们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走走停停,曾一路走过那么多感想,此刻,一切终于有了答案。
陪你把想念的酸拥抱成温暖
毕业多年,怀念没有暂停。那天你领我们填写档案,你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廖”字,然后孩童般顽皮地跟我们说:“不许把我名字写错了啊!”于是有人发了一条朋友圈:“开学第一天,你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廖字,离毕业还有十几天的时候,你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遍。”那一刻,心底有种莫名的酸楚。与其说,人们天生对分别是敏感的,不如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也曾在课堂上因为你的口误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但在心底还是由衷地感激您三年来的谆谆教诲;也曾和几个好伙伴偷偷地说“羡慕死小廖的小细腿了”,但内心的潜台词却是“唉,小廖怎么又瘦了”;也曾偷拍过你的照片被人做成了表情包,但脑海中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你清秀的脸庞;也曾因为你的几句叮咛觉得有些厌烦,但回过头才发现这些话语此刻竟徒增几分感伤。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给旧时光一个温暖的拥抱,我希望它可以把思念的酸全部融化进我的心底,成为回忆的甜。
陪你把独自孤单变成了勇敢
我们的故事,是一部漫长的电影,它没有结局,只有数不清的未完待续。
没想到高一时大家随口一说的“廖氏化学”一用就是三年。从班级内部的“廖氏化学独家赞助”,到全校面前的“廖氏化学,天下无双”,我们把这简单的四个字却讲出了一种特别的情怀。
为了课本剧《霸王别姬》,你不仅自己出力为我们租服装,借道具,还请来了自己的京剧老师为我们的男主角画脸谱,当“霸王”亮相的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为之震撼,而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掌声当之无愧地属于你;为了最后一次联欢会,你不仅为我们出谋划策,还自掏腰包买了几大箱的水果和零食,当大家享受这一切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我们心里都明白,这幸福全都因你而在。
许多年后,当我再回忆起你在黑板前略显单薄的身影,当我再回忆起你操场上打太极拳时的身姿,当我再回忆起你课堂上孩童般灿烂的笑容,当我再回忆起你唱京剧时余音绕梁的腔调,当我再回忆起这三年中有你的每个日夜,我都会庆幸,在我人生最重要的三年里,有你相伴。
记忆像一朵朵开放在悬崖上的花朵,风卷裹着海洋的泡沫,抚摸过她们的脸庞。她们终会有老去的一天。那一天,我一定会忍不住哭泣。
转眼毕业五年。冥冥之中,仿佛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对过去告别。时间终究会让人麻木,让人清醒,让人放下过往,或者假装遗忘。
然而,岁月依旧在执拗地前行。我坚信,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定会有你,陪我一同走过。
2016届毕业生 阴怡菲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