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2021级新高一预备班主任——张玉宝: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日期:2021-05-31

他被家长称为“育明高中的校史”,在育明高中带出七届成绩卓越的高三毕业班,仍然和同学们一起活跃在学校各个运动场上,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宝哥”;他的学生遍布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很多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家长们说,他让每一个孩子都发光。但他自己却把这一切看得很淡然:“做教师这个工作,有辛苦的一面,也有幸福的一面。学生成功了,也就成就了老师自己。”

他就是育明高中的张玉宝老师。

张玉宝:大连育明高中化学教师,1981年本科毕业于高校留校任教13年,1994~199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1998年放弃理工大学留校机会,选择育明高中。

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世界》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有一项专利。教学成绩突出,班级同学乐观、积极、向上。

 1、从教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学生?

“我带的2009届毕业班,孩子们入学时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高考成绩都不错,特别是竞赛成绩优异,有一位考入清华,一位中科大,一位上海交大,两位北航。其中有一位同学综合成绩处于中下游,但非常喜欢化学,我就让他做我的科代表,有时候我嗓子因讲话多了说不出话了,他主动帮我给同学讲解试卷。我发现孩子的特长,就鼓励他参加化学竞赛,在我和竞赛教练的配合培养下,这个孩子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进了省队,在全国决赛获得银牌,被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2015年毕业班的另一个同学,在校园活动上投入的精力过多,成绩受到影响,我及时和他沟通,鼓励他,引导他以学业为重。孩子也认同我的观点,很好地兼顾了学习与活动,成绩突飞猛进,考入中央财经大学。”

 2、职业生涯最成功的时候?

2018年是我带领的又一届毕业生,当年的十月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医生让我住院。可我的学生们怎么办?没有我在他们怎么能稳住心态参加高考?我只能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指导学生们。就这样,我一直陪伴孩子们坚持到高考。最终我们班45人,85%的学生考入985211高校。坚持,让我和孩子们收获满满!”

 3、职业生涯最感动的瞬间?

“平时学校的任何工作,我的学生家长都非常支持、配合,这一点我很感谢大家。”

 4、如何理解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种奉献。用爱和智慧培育孩子,让学生快乐学习,正直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的职业目标是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很多家长都说,张老师就是育明高中的校史。当年,作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书,张玉宝老师放弃了毕业留校的机会,投身到基础教育一线。谈到当初的选择,张老师淡淡地说:“我是喜欢高中校园的气氛、这样的节奏、这样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育明刚建校他就调来了,建校23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每届毕业生都在学业事业上蒸蒸日上,有所成就。“作为育明的元老、创业者,坚守自己的岗位来源于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相比大部分同龄人都“退居二线”的状态,张玉宝老师还意气风发地奋战在教学一线。所有接触过张老师的人都觉得他的状态非常年轻,现在的学生们仍称呼他“宝哥”。

教学上,他为学生们精心设计课堂,科学紧凑又不失风趣幽默,他否定“一言堂”式的课堂,学生们遇到问题,他更愿意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在讨论中实现有效的知识互补与思路的拓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不总想着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而他也会在讨论后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纠正和解答,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增添了学习化学的乐趣。

张玉宝老师始终相信榜样的力量,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治学态度,他始终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他始终坚持与学生同时进教室,甚至更早。张老师平时爱锻炼,他的乒乓球是育明一绝,排球比赛中也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声音雄浑的男中音。他积极健康而阳光的生活态度,带动了学生积极锻炼、勤奋学习、阳光乐观,他的班级永远是最有活力的班级。

张老师曾经这样对学生们说过,“从比你们父母年龄小,到与其同龄,再到如今比他们年长,我现在可以教你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段长于你们父母的阅历。”张老师的教育多了一份由年龄带来的积淀与深沉,言谈中弥漫着岁月的淡淡墨香。

张老师有着令看似平凡的学生闪闪发光的能力。他总是能激发出班级最蓬勃,最积极的力量。他对好习惯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的耐心引领,对学生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深受学生与家长们的爱戴。他有着因材施教的敏锐目光。因材施教并不只是因人而异,他懂得如何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地方绽放出最大的光芒。他曾鼓励班级里一个日常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聪明而且对计算机很有热情的男生去学信息竞赛,而事实证明张老师的眼光是很准的,那名男生后来保送去了上海交大。他也曾建议一个执意要学竞赛的女生安心高考,停止竞赛后那名女生的学习成绩确实有了提升。张老师用最真诚的心去为学生规划最适合他们、最能到达远方的、安全而稳妥的路。

作为曾经的“学霸”,张老师常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教导学生。即使时代在变,学习方法、治学态度始终是一样的。勤勉努力,钻研态度是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大言不惭地回答“不知道”,因为被训诫“要钻研”的多了,这句话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学习习惯与生活中了。

张老师始终认为“先做人,后做学问。”他用男老师特有的刚毅而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关怀着每一位学生。他严格却不严苛,他鼓励同学们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学校活动,提升自身素养与能力,在他的鼓励下,班级里涌现出许多学生会团委的骨干成员、大小晚会的主持人、校文学社的主力,校园足球赛也捧回了冠军奖杯。实际上这些活动在张老师的正确引领下不仅没有耽误同学们的学习,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有家长感动地说,“张老师,您让每一个孩子发光!

2001届毕业生学生评价

“张老师在教学上一丝不苟,有一次我抄作业被他发现,他严厉地批评了我,让我重写了好几遍。他上课的时候为我们创造很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我们的自主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张老师非常愿意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

2015届考入中山大学的毕业生

“张玉宝老师为人师表,作为老师非常称职,学生们跟他都很亲密。张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以校为家,早上很早就到学生身边,晚上很晚才回去,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学生的培养教育中。”

“张老师与人为善,在同学和家长中的口碑很好。我上学的时候叫他小宝,现在的学生都叫他宝哥,足见学生对他的感情。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交谈,几乎每年都会见面,这份师生情谊我觉得非常珍贵。”

2015届毕业生:

我将永远记得:初入高一时青涩的我,不顾学业,投身社团学生会,主持五四篝火晚会,各种大赛时,班主任张玉宝老师对我的一番箴言教诲:“人在怎样的舞台上表演,决定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育明高中是一个可以通天的台阶,好好借力,你在团委工作的天赋将在大学得到进一步施展。”宝哥的引导,让我拿得起放得下,一心投身学业,用一年半的时间,从年级300名开外稳定在了前50名。宝哥从不放过每一个激励学生的机会,让学生们在他一次次的鼓励中接近自己的梦想。这不仅是教学水平,更是人格魅力的彰显。宝哥,您如高扬起的帆,让学生在风雨飘摇的海洋中立定方向。精妙的化学讲解,和谐的课堂氛围,无一不为五班高考的辉煌做足了铺垫。五班人将永远记得那个曾和我们拼搏了三年的宝哥,您是我们人生的领路人。

2015届家长评价

“张老师对学生非常有耐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英雄,对每个学生都用同等的态度去关注。他能及时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告知家长,共同想办法解决。张老师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老师发现我的孩子体育课表现优秀,就推荐给排球队,孩子到大学也进了排球队,对孩子的发展有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张老师就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2018年毕业生家长写给张老师的信

我们公认的好老师张玉宝:

清晨路上数您忙碌最早,深夜窗口数您灯光最亮。几十年如一日,您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平凡而靓丽的轨迹!

您秉承育明高中“民族、理想、荣誉”的校训,教育孩子要做德才兼备、勇于拼搏、不负使命的人。您把学生送入了清北等名校,您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您只是淡淡的微笑,因为您知道:敬业奉献、执着坚毅、不懈追求才是您的人生准则。

您的思维独到有趣,您的教学独树一帜,您的课堂生动诙谐。您教会学生认真领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您从不拘泥分数,您从不介意成败,您鼓励全面发展,您提倡乐观学习。您的学生活跃在校园每一个角落,您教给学生的是自立、自强和自信,您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己发光,被人赏识,成为瑰宝!

您在学校与孩子沟通,还要不厌其烦地与家长交流。您说这是责任,我们说这是人品!高考前您病倒了,不敢住院,课间抽空偷偷打吊瓶。您只对家长说了一句话:放心!我一定坚持到高考那一天!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无需言表,这不是简单的承诺,这是大爱!

一位老师是否为公认的好老师,也许若干年后提到这所学校您的名字仍然响亮,若干年后您仍然被邀请参加学生的聚会,若干年后家长的手机里仍然有您的联系方式,这些才是标配!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