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学贯中西 精诚团结 ——2021级新高一预备教师介绍之英语备课组

日期:2021-05-27

前言:

育明高中教师敬业乐业,爱生如子。学校现有从全国各地选优来的教职工162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4人,省级荣誉称号18人、市级荣誉称号132人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64人次,高级教师121人,构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队伍。育明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族、理想、荣誉而拼搏的使命情怀在学生和家长中有口皆碑且为之感动。

2021级新高一预备教师学博教卓,多名国际级奥赛教练员,90%以上为高级教师,数十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他们精诚合作,以校为家,业绩突出,他们所教过的2012届学生中,培养出28名清华北大优秀学子及大连市文理科双状元,当年培养了一块国际金牌和两块亚洲金牌;2018届又培养了31名清华北大优秀学子,高考一本率近98%985211录取率高达86%,在自主招生、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各个领域雄踞辽宁省榜首;班主任团队仁爱智慧,经验丰富,多为市级以上优秀班主任;教练员团队业绩辉煌,硕果累累。优异成绩的取得折射了育明人的聪明、智慧、心血和汗水,体现了育明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

即日起,本平台将推出育明高中2021级新高一预备教师系列介绍,敬请关注!

高三英语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备课组,6人全都是高级教师,其中1名区级骨干教师,2名教育硕士,3人曾赴美交流教学,在备课组长于秀娟老师的带领下,她们富于创新,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甘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深厚的人文功底。

 

陈淼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中学生涯指导师(高级)。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八级。所教课程被教育部评为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获得全国高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主持、参与多个省级、市级、校级课题。所著多篇论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出版、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多本教辅材料。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开设的校本课在大连市优秀校本课评比中获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大连市优秀团支部。指导学生参加市英语口语大赛并获第一名。指导多名学生参加高中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及英语奥赛并获奖。

韩非中学高级教师,多次做东北三省及大连市高三英语备考策略专题讲座。多次获得省市优课评选一等奖,参与育明高中教改创新团队活动获省一等奖,拍摄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教研专题片,主编《高中英语专题讲座》。2010-2011年赴美国犹他州教学一年。辅导出四名辽宁省及大连市文科状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和作文大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希望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第三名,大连市枫叶杯英语演讲比赛金奖。

王海燕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一线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所教学生多人次获各种比赛奖项。曾获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和"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2014-2015年参加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项目,赴美教学一年。

李爱武中学高级英语教师,所撰写论文获国家、省等各级奖励,所任班级学生获各种英语竞赛奖项。

邹欣 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勤于专研创新,荣获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优秀辅导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 荣获省级教师英语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著有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参与编写英语阅读教材以及高考模拟试卷;荣获国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

于秀娟  中学高级教师,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全国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大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录制“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教研专题片;参与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素质测评体系研究》;多次参与大连市学科高考模拟考试命题工作及参与编写《大连市英语适应性训练》;撰写论文多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2008年公派到美国研修。荣获2019 “外研社杯”全国外语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辅导学生参加第23届 “枫叶杯”英语演讲比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