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十一班 王婧如
庚庚子鼠年春节,本应是风雪之客归乡团圆的日子。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华夏大地拉开了帷幕。月圆之日,婶婶作为辽宁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征武汉。年仅8岁的儿子图图悄悄地在婶婶的行李箱里塞了张纸条,画了一个笑脸,下面写道:“妈妈,你一定会打败疫情。”临行前,图图捧着婶婶的脸,大声而坚定地说:“等我开学了,您一定回来接我放学,加油!”全家人为之动容,前几天因中风住进医院的姨爷,听闻此事,不会说话的他泪水如注,颤颤巍巍地伸出大拇指,那一刻,我们的泪水有担心,更多的是感动和祝福。婶婶淡然地说:“这是一名护士应尽的职责,作为志愿者,我挺自豪的!”朴实的话语如一串生命的音符,描绘着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前日,坐标雷神山医院的婶婶在家庭群里发来两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一张照片上婶婶全副武装,厚厚的防护服下透着她那双俊美的眼睛;另一张照片她秀丽的长发已剪掉,脑后的头发剃光了。视频里她和她的同事正坐在车上赶往雷神山医院的路上,每个人都那样的气淡神定。同时,婶婶还发来一段话:“经过三天的培训,我今天上岗了,一切都挺好,请亲人们放心!”在医护人员这些与天地共吞吐的人心中,再怎么艰巨的任务也作处变不惊,处境和意义何须鼓舌以辩。我的思绪回到了之前与婶婶共处一室对谈,只见她娇弱的女子之躯,却不曾想到作为行医者的她也是充满勇气,敢于亮剑的,她美丽的微笑,是来展示春天的永恒。
近日,我的姨夫报名了大连市第二批医护志愿者,随时等待着使命的召唤。姨夫是金州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医生,自疫情蔓延以来他们每日加班加点工作:小姨是一名护士,从大年初三起,她便守在金州高速公路口,握着体温计,测试过往车辆里乘客的体温。即便面对着深渊,他们也是愿意恪守职责做先锋者的。
在这无声的战场冲锋陷阵的何止白衣战士?外婆,一名普通的居委会楼长,晨光熹微,她拿着一桶沉重的消毒水,喷洒每一层楼梯,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华灯初上,她简衣罗袄,于朔风中敲遍整座楼的大门,登记返连人员。妈妈,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每天忙于统计上报调查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忙于编写学校公众平台内容,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及教育资讯;忙于备课,为延迟开学中山区统一录制课程做准备。爸爸,一名普通的机场工作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守好出入大连的第一条通道。
外公是1969年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冲在第一线的一名老兵,此时他不胜感慨:“中国人是打不败的,多么难的仗我们都赢了!这场抗疫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这仗,我们也一定能打赢!”是啊,“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每一个中国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气概,不同岗位的人们都以剑为翅,用自己的方式发光放热,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赢!
这个冬天,我的亲人在一线,是心中有爱有信念,是对个我生命的忠贞不贰的执守。生命的意趣,不正在于为国家的理想长舟义无反顾吗?山河并往,日月同光。愿凛冬散尽之时,大家都能携手与共,与大化相视而笑,共唱一首属于人民的春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