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读书随笔】勿平勿巧 求美求思——读梁衡《觅渡》散文集有感

日期:2019-05-23

梁衡是一位惨淡经营的散文大家,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形神兼备,写出“境界”。品读梁衡散文,是一段美的历程,更是智的启迪。“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梁衡为文所追求的目标。

游山赏水悟文化

山水与文化自古有着不解之缘。山水孕育文化,文化滋润山水。山水因文化而灵动,文化因山水而厚重。山水游记是梁衡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的记者生涯让他能够和自然山水亲密接触,涓涓文字里流淌出山水之美,如临其境,让人心向之往之,即使不能亲身前往,亦能饱尝神游之福。足不出户,思之千里万里,不出国门,亦能周游世界。天下美景尽收眼底,文化之思却在笔端激荡。梁衡笔下的每一处山水,都是一种风景,亦是一种文化思索。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通过题目就可知晓,文章以“天人对话”为主线,抛开一般游记“移步换景”的手法,一步直上岱顶,或俯视或仰观,与天对话,与泰山文化对话。泰山成了人向天倾诉的绝妙场所:“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游岱庙,想到岱岳之神:“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间的数千年的民族之魂。”让我们不禁想起杜甫《望岳》那首荡气回肠,气魄胸襟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九华山悟佛》,对九华山名景“老鹰爬壁”的描写,尽现其妙:“壁上则有松八九棵,抓石而生,枝叶如盖。登台俯望山下,只见松涛竹海,风起云涌。偶有杜鹃花盛开于万绿丛中如火炽燃。遥望山峰连绵弯成一弧,如长臂一伸,将这万千秀色揽在怀中。远处林海间不时闪出一座座白色的或黄色的房子,是些和尚庙或者尼姑庵。我心中默念好一湾山水,好一湾竹树。”作者醉情于山水,却又不满足于此,看山看水悟佛性,在文章结尾写道:“从庙里出来继续下山,车子弯过一弯又一弯,峰峦叠翠,竹影绵绵。我想佛教到底是高深莫测,处处随缘,可以是立见现钱的摇钱树,也可以是一本悟不透的哲学书。你可以马上掏钱换一个安慰,换一个虔诚;也可以无限追求,以情以性去悟那四大皆空、永无止境的佛理佛心。”

《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作者笔下的天星桥,让你步步惊心,顾盼频频,回味无穷。“整个景区前半部以山石之奇为主,后半部以水秀之美为主,而渗透在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最后水与石都作了树的铺垫。树,抱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作者之所以对天星桥的树极尽赞美,是因为,树尽显生命之热烈。“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写石、写水、写尽生命。

梁衡说:“呜呼,真正的名山尽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梁衡的散文,往往有意识的描写山水之美,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极度热爱,又与文化巧妙结合,深度思考,天衣无缝,无雕琢痕迹。大自然给予他人杰地灵,他奉献给读者美的陶冶和文化的启迪。

穿越千年品人格

梁衡把人物散文的目标设定为:发现并挖掘人的价值。“想写出一种人格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与大自然雄浑博大、深奥无穷一样,人也是永远探究不完的课题。人的精神世界其广阔、博大、复杂,决不亚于自然世界。人是另外一个宇宙。”——《我写<觅渡>》

《觅渡》中,瞿秋白以一介书生之躯,担负领导党进行军事斗争的重任;以病弱之躯慷慨就义;临死之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在梁衡笔下,瞿秋白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就像一个美女偏不肯去演戏,像一个高个儿男子偏不肯去打球。他另有所求,但又求而无获,甚至被人误会。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秋白的不朽,在于他不断的思考、怀疑、彷徨和追求,在于他在即将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把他仅仅36岁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一层。

《乱世中的美神》是梁衡又一人物散文名篇,作者笔下的李清照是一个优美凄凉的美神,李清照美穿越千年的孤寂,特立独行而又登峰造极于文学史。作者对李清照一生的概括,引用《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为写其众多的愁情,而先写其早期太多的欢乐,以乐衬哀,倍增其哀。梁衡先生用《浣溪沙》表现李清照少女时期的天真无邪,引用《减字木兰花》,传递出她婚后的甜蜜,《一剪梅》是其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相思是一种闲愁,闲愁最美。“如果只让她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但上天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国难家愁,人格考验,一时间推到了李清照面前。”于是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悲凉,更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长叹,梁衡先生给了李清照这样的评价:“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她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李清照之美,恰恰在于她的孤独,穿越时空的百年孤独。

《跨越百年的美丽》,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理性的伟人——居里夫人。当她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候,就已显示出她是上帝的优宠,漂亮的外貌使她尽得周围人的喜欢。在法国留学期间,走廊里站满了喜欢她的追求者,她本可以和其他女孩一样,凭借外表活个痛快,但是她没有,居里夫人之所以成为世界瞩目,在于她有美好的人格:穷根究底的精神,让她对事物的本源充满了探求欲望;生命中坚定、刚毅的信念,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让她能够精修细研;看淡浮名,明了价值,让她能够不为伟绩所带来的盛名所累。“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名垂宇宙的杰出人物。他的叙述描写,使这些人物些跨越时空而面目鲜活,以评带传又让他所写的人物,展现出一种崇高的人格,给人以启迪和鼓舞。梁衡散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与我们思接千载,每一个人物都是人格至上的一尺标竿。

先方后圆知哲理

梁衡先生提出著名的三层五诀说,即文章之美有三个层次:形境美、情境美和理境美。哲理散文是梁衡先生一贯的追求。万物即有其理,合理则通、则顺、则美。梁衡散文由景及理,由人及理,由事及理,文章总能上升到理的高度,同时又给你以美的享受。梁先生的散文总能透出一种哲理之美,隽永之美。这也是梁衡先生多篇文章入选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原因。

《青山不老》中,八十一岁的老人高富,用十五年的时间来种树,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老人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于是生与死不再有界限,他与山川流不息共存,与日月同辉,青山永远不会老。

《桑氏老人》,这个不断为自己的申冤的老人,喊冤喊到身心交瘁,住进医院,以手指心。这位可歌可敬的抗争老人,用生命向我们阐释:“人之于世,诚搏一气也,气壮则身存事成,气馁则人亡事败。”

《人生没有返程票》一文,美国航天公司计划造一大飞船,将人送到外星球,要飞到20光年远处的星体,需要整整一万年时间。而这场星际旅行只需要单程票。梁衡先生根据这篇报导,返观人类,得出人生没有返程票。并且强调,人生只有一次,这样才会更珍贵,才有更特殊的意义。

梁衡哲理散文给人一种惊人的美,而“真正惊人的美,会有一颗期求极高的心灵。”美与理的高度契合,恰恰又是散文的最高境界。

《觅渡》散文集,在山水人物事件背后,传达出的是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感悟,更是一份责任与情怀。觅渡,觅渡,渡何处?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旅程,何处过渡,怎样过渡?梁衡的散文,是静夜里的一盏明灯,为平淡而迷茫的人生指引方向;梁衡的散文,是和风中的莆苇,柔美却尽显生命的韧性与张力。品读梁衡散文,体味一种人生,感悟一种哲思,品味一种崇高,留存内心一份感动。


大连育明高中语文组 陈建红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