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2017级新高一预备班主任——王长虹 :长虹妈妈 大爱无疆

日期:2017-05-23


王长虹 高级教师,曾获得“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教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春风化雨,班级里总是融合着一片暖意,一种浓浓的求学氛围,促进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认真授课,答疑解惑,疏导心理,激发潜能,学生思想人格上的深层教育,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长虹妈妈,大爱无疆

一、    初见

依稀记得,初见之时,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暑热未去,落英缤纷。那时的我,刚刚踏入育明的校园,那时的我,还未褪去少年的青涩,那时的我们还未平复激动的心情,那时的我们,在教室吵吵闹闹。

门开,全班肃静。迈步,跨上讲台,转身,面对大家。“我叫王长虹,长虹贯日的长虹。”中年女子微笑着,做着自我介绍。这场景,映着日光,融入我的记忆。那时的我,尚还不知道她将伴我走过多少鲜花和风霜,尚还不知道她将对我的一生产生多大影响,也还不知道,对一个班主任的记忆能有多刻骨,对一个班主任的爱,能有多深。

二、    昵称:咱妈

长虹曰:“宝贝儿们,不管你犯多大错误,在老师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

话说不知何时,八班人开始把长虹叫做妈妈。而原因嘛,自然是那一声标志性的“宝贝儿们”,以及那颗母亲般慈爱的心。她很少对我们进行说教,因为她用身教所传授的,早已超越言传。她也不会像有些班主任那样跟踪看管,正如她很少在自习课“坐镇教室”,甚至有些班务都由学生自主。而看似放任的背后,则是她自始至终的默默关注。之所以“默默”,是因为她深谙“严管的孩子长不大”,“孩子需要自我成长”因为爱,所以放手,因为爱,所以默默。

但作为母亲,长虹绝不可能完全放纵她的孩子们。的确,她很少约束我们,但她一发声,便具有指导我们行动方向的能力。在她的引导下,我们在紧张的生活中获得休息,在喧闹的环境中获得宁静。而一切回归正轨之时,长虹则又退开些距离,微笑着注视着我们。她参透无为而治,也从来不怕我们犯错。当班级出现问题的时候,便是她贯彻“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是教师工作的时候”的信条的时候。她会及时出现,尽耐心至极,苦口婆心,悉心开导,而后再退开,给我们留出足够的整改空间。现在看来,这,也是种境界吧。爱其生,如爱其子。以言语行动导之,使其自主发展。不拘束,亦不过于放松,只如母亲一般,微笑着,鼓励摔倒的我们爬起来,再与我们一起,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助子成长,以世间大爱。

三、    心不静,找长虹

长虹曰:“宝贝儿们,你要是感觉心静不下来,可以来找我。咱聊一聊,说不定可以有什么帮助。”确实,在她的分析下,繁杂的思绪被一点点理清直至对目前的处境有了全面清醒的认知,在她温和的,基于对我们正确理解而展开的开导下,再烦闷的心情也会渐渐平复下来。

高三开学之时,课业的繁重,考试的失利,让我产生了逃避现实的不良情绪。长虹在这时把我叫到走廊单独谈话。开头第一句“老师能懂你”让我差点笑出声来。毕竟我坚信没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而之后的谈话,却让我十几年没出现过的泪水夺眶而出。温柔的语调,入情入理的开导,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看到另一个人试着站在我的立场上,尽力帮我解决问题,让我感觉到她是真正想去理解我,而非要将什么思想加在我身上。正是那时,我才理解我们与长虹,不,是长虹与她的孩子们,已然超越了简单的师生之情,这是心灵的陪伴,是灵魂的相与。也正是那时,我才理解何谓以己渡人。

四、    

印象里,长虹总是笑着,笑的很温柔。我明白,那是一颗年轻的心所传递出的世间大爱。我不知道,长虹为了我们究竟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也不知道,长虹为了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做了多少力争,但我知道,长虹在这里,母亲在这里,家在这里,爱,也在这里。这份爱,足以支撑她的孩子们散作漫天星辰,也足够使她的孩子们聚为冲天篝火。

或许,多年以后,我不再记得长虹教的那些很重要的语法,但我会记得,有位叫做王长虹圣人,曾以其大爱,将一个个学生,渡为社会栋梁。

因爱,成圣。

文字:罗惠文

孝道教育能让学生自主拼搏

——记育明高中王长虹老师

半岛晨报

从高一开始,育明高中的王长虹老师就对学生们实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的教育。由孝至爱,由爱至责任,由责任至拼搏,成了王长虹老师育人的主线。王老师坚信:科学与人文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多元、多样、立体的人才是社会的需求,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民族的使命感、社会的责任感。

   王老师认为,懂得孝道的学生,不但乐于助人,而且拥有不竭的前进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王长虹老师所带班级虽然是个普通班级,高考成绩却出奇地好:一本率100%600分以上人数超过80%,另有6名美术生全部升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重点美术院校。

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不让老师和家长操心

    在育明高中的阶梯教室里,家长、孩子正围坐在一起,黑板上大大的标题“德为先,孝为上”异常醒目,大屏幕在《跪羊图》的歌曲背景下正播放着焦波《俺爹俺娘》的摄影作品,学生家长泪湿眼眶……

  这是高三(三)班王长虹老师精心策划的一场特色班会。多年来王长虹老师一直本着“德为先,孝为上”的育人理念,始终秉持着“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使学生领悟到“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百善孝为先,父母之爱大于天”的孝之本。“做人是根本,如果我们不懂对父母的爱,又何谈其他?今天就让我们向爸爸妈妈说出我们的心里话。”主持人的引领让同学们开启了心扉。“我在班里不是最优秀的,在育明更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妈妈,我一定让你为我而骄傲……”“二十年前靠父敬子,爸爸,我做错事您常常批评我;现在,我可以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向您说,二十年后,一定会靠子敬父的……”

  家长、孩子早已泣不成声,平日里说不出的话语一涌而出,孩子、父母、老师间搭建起了爱的桥梁,沟通不再是障碍。原来,有了孝之本,就有了爱之深,就有了和谐的家庭、温馨的班集体,更有了不竭的前进动力。

  王长虹老师的班级里总是融合着一片暖意,一种浓浓的求学氛围。科任老师不必抓课堂纪律,不会为学生不听课、不交作业而烦恼,因为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同学们不再让老师操心,走进三班的课堂就走进了幸福的课堂。

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为学”与“为道”关系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早上,教室里传来了《弟子规》的诵读声,在《弟子规》的影响下,师生的境界都有很大的提升。老师偶尔有些稍大的指责声,学生会说:“老师,怡吾色,柔吾声”,老师会及时调整,变得和颜悦色。

   王长虹老师在工作日记的扉页中写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正是老师开始工作的时候,教育就是用老师的爱心唤醒学生的善心。”在育明,在三班,这里没有声色俱厉,有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高一的《弟子规》到高二的《论语》到高三的《道德经》,王长虹老师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学生的心田,并内化成学生的行动,学生真正做到了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到高三时,学生通过《道德经》了解了“为学”与“为道”关系:知识的积累用加法,每天学习,知识会不断增多;而个人的私欲、武断、偏执,要用减法步步否定,最后达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从而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学生已经不再需要督促,而是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老师认真授课,答疑解惑,疏导心理,激发潜能。思想人格上的深层教育,让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王长虹老师常和学生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就要红红火火,团结向上;散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去一片光明。”毕业时,她告诉学生:“要把爱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敬心献 给 师长,把信心留给自己。”王长虹老师的育人理念与育明高中的“民族、理想、荣誉”的校训一脉相承,是育明高中“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精英精神;创新发展、共创荣誉的合作精神;心系民族、放眼国际的开放精神”文化核心的具体落实。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