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进京看望清华、北大学子 |
[■晚报记者 梁红岩] 2003-10-04 00:05 育明高中建校5年,前三届毕业生中有84人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北大、清华,在国庆佳节到来之际 校长进京看望清华、北大学子 本报讯 9月28日,大连育明高中校长梁守功一行前往北京,看望近三年来大连育明高中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84位学生,在为学生们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也送去了殷殷教诲,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为大连育明高中、为大连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光添彩。 当天中午11时30分,当梁守功校长出现在清华大学校门口时,分别从北大、清华校园赶来的原育明高中的学生们像鸟儿一样飞拢了过来,他们有的与校长握手问好,有的向校长敬礼致意,更有几个大男生,干脆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似地与校长击掌。看到这些昔日的学生如今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校园里健康、茁壮地成长,梁守功非常激动,他对同学们说:昨天,你们以育明为荣;今天,育明以你们为骄傲!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育明人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

梁守功校长与育明高中在北大、清华的学生们一起在清华园合影留念 |
在清华,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
在清华,记者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是2000年辽宁省高考理科状元林成义;2001年以682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的谢真臻;2002年同时考入北大的“双棒”范明志、范明浩兄弟;以及考入北大的“双棒”妺妺方圆;2002年被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特别录取的大连市第一位参加国家物理、化学奥林匹克集训队的学生刘宇;2002年全国中学生智力竞赛SK状元榜总冠军、2003年以663分被北大“元培计划”特别录取的郭甲子;还有三年前初升高时的自费生、2003年高考中却以641分的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为国防生的周长祺......在近几年中,本报都曾在第一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过专题报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育明的高材生,如今在北大、清华依旧非常优秀。据他们介绍,北大、清华云集了全国的尖子生,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因为当年在育明受过学校良好的学习、生活训练,他们在大学中很快就能适应全新的生活,并成为大学中的佼佼者。而且,随着近两年大连育明高中考入北大、清华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大连育明高中在北大、清华中声誉很高。 一所学校建校刚满5年,在前3届的毕业生中就有84人考入北大、清华,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 |

梁校长 与“双棒”兄弟及“双棒”妺妺(姐姐在复旦大学)合影 |

梁守功校长 到2000年辽宁省理科高考状元林成义所在的清华大这生物实验室参观。 |
分层次教学 为每个学生负责 |
[■晚报记者 山石] 重点高中,因其在招生时就设有统招生、指标生、自费生和扩招生,因此,学生在进入高中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何才能让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学校中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大连育明高中本着为全体学生负责及为每一名学生全面负责的办学宗旨,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分成实验A班、实验B班、平行班、强化班等不同类型的班级,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起点和学习氛围,让他们接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对待学习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学校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设立了强化班,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相对薄弱的特点,学校选派最优秀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同时,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确保他们在学习中不落伍。这种强化班,让许多曾一度因起点低而失去信心的学生重新燃起希望,他们在经过两年的强化后,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入强化班的学生高考成绩比同样水平没入强化班的学生平均成绩高出20分左右,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感谢学校的分层次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
为“尖子生”开小灶 |
[■晚报记者 山石] 一所学校,在建校初期的三届毕业生中,就有84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在近几年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奥林匹克中,获得辽宁省赛区一等奖、享受保送生资格或在高考中加10分的学生,在大连市同类学构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育明高中能够在建校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几年的跟踪采访,记者发现,大连育明高中在教学中,对特殊学生,特别对待,对学习有余力且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特别训练。 在育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奥林匹克兴趣小组特别受学生的欢迎。学校特别 配备了优秀的教师做奥林匹克主教练,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特别训练;加快授课进度、拓宽授课难度,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2002级学生刘宇,就是育明高中奥林匹克兴趣学习小组的最大受益者。 在高一时,刘宇参加了学校物理、化学奥林匹克兴趣小组,刚开始还只是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学习,后来,随着对物理、化学知识的不断探求,激发了他更大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刘宇在高二时,就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并到大学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在200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刘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国家集训队,成为大连市第一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中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