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宝——言传身教让教育成为美德传承的桥梁
张玉宝老师,1985年投身于教育一线,98年育明高中建校伊始,就由全国调配到大连,成为育明高中建校元老之一,一直坚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成为每年学校成绩的坚实后盾,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
当专业融有爱岗敬业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他始终坚持与学生同时进教室,甚至更早。张玉宝老师始终相信榜样的力量,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治学态度,他始终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而究竟是什么让曾经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书,放弃毕业留校的机会,而成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奉献者?张玉宝老师只是淡淡的笑着说:“我是喜欢高中校园的气氛,这样的节奏,这样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的确,还是有什么比成为一名光荣的老师,更具有精神意义呢?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驱动下,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学生们准备着精心设计的课堂,科学紧凑又不失风趣幽默,他否定“一言堂”式的课堂,学生们遇到问题,他更愿意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在讨论中实现有效的知识互补与思路的拓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不总想着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而他也会在讨论后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纠正和解答,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增添了学习化学的乐趣。
张玉宝老师有着令看似平凡的学生闪闪发光的能力。作为一名曾经常年教平行班的老师,他总是能激发出这个班级最蓬勃,最积极的力量。在他科学的教育与耐心的引领下,他所带领的平行班学生在竞赛成绩中多次超过曾经的A班,并成为向A班输送人才最多的班主任。他因对好习惯养成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的耐心引领,对学生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而深受学生与家长们的爱戴。与此同时他也凭借来自学生的好评和优秀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学校与教育同行的认可与肯定,在每年只表彰两位的突出贡献教师中,常有张老师的身影。
他有着教育工作者关于因材施教的敏锐目光。因材施教并不是因人而异,他懂得如何让学生在最适合他的地方绽放出最大的光芒。他曾鼓励班级里一个日常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聪明而且对计算机很有热情的男生去学信息竞赛,而最后事实证明张老师的眼光是很准的,那名男生保送去了上海交大。他也曾建议一个执意要学竞赛的女生安心高考,而竞赛结束后那名女生的高考学习确实要来得更得心应手。张老师用最真诚的心去为学生规划最适合他、最能到达远方的、安全而稳妥的路,这,也是他作为一名老师,以爱为名,最温暖的光芒。
当教育融有人生阅历
张玉宝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比学生父母年龄小,到与其一般,再到如今比你们的父母年长,我现在可以教你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段长与你们父母的阅历。”而张老师的教育,也确实多了一份由年龄带来的积淀与深沉,言谈中弥漫着岁月的淡淡墨香。
作为曾经的“学霸”,张老师常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教导学生。即使时代在变,学习的方法、治学的态度应该始终是一样的。勤勉的努力,钻研的态度,是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大言不惭的回答“不知道”,因为被训诫“要钻研!”的多了,这句话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进了学习习惯与生活中了,而这震人发聩的话,也终将被塑造进学生的人格品行中,成为他们将受益一生的训言。
张老师的教育方式总是令人心服口服,曾经有一个聪明但是沉迷于游戏的男生,成绩总是忽高忽低,家长和老师都很着急。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早自习玩手机游戏,没收手机后并没有立刻对他采取惩治措施,而是严肃地说他违反了学校纪律,将按校规校纪从严处置,让他自己好好检讨反思。而实际上张老师找来了他的家长,取代本应是数落家长的对话,张老师从为学生好的角度出发,温和地与家长一同商量怎么做才能让他既改掉坏习惯又不至于变得过于叛逆,最终商定了一个稳妥的方法,让那个男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最后也考上了满意的重点大学。对错误采取措施不是目的,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学生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用温和的方式去帮学生纠正偏离的轨迹,是张老师最深沉的温柔。
张老师始终认为“先做人,后做学问。”,他用男老师特有的刚毅而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关怀着每一位学生。他严格却不严苛,他很鼓励同学们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学校活动,培养自身素养与能力,在他的鼓励下,班级里涌现大量学生会团委的骨干成员,大小晚会的主持人,升旗仪式的策划人,校文学社的半壁江山……而实际上这些活动在张老师的正确引领下也并没有耽误学习,反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自然,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是不会掉队的。而张老师这样的开明或许与他自己的生活素养很高有关,乒乓球是育明一绝的他还是一位声音雄浑的男中音,排球比赛中也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这样积极健康而阳光的生活态度,谁会相信他是一位已经执教三十余年的资深老教师了呢?
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每当提起那些可爱的学生,张老师总是笑容满面。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旧,并且愈发觉得当初的决定正确,没有什么比成为一名光荣的一线教育者更能令人得到精神上的富足了。他的专业、他的责任感、他的敬业精神、他的高尚的品格与温润内敛的为人,让每一个遇到他的学生都觉得是一种幸运,与他相处为他教导的经历,都是值得珍藏的人生财富。
张玉宝老师并不曾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让人相信,他一定会在教育岗位上,坚守他关于言传身教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