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场名师及学霸公益讲座重磅推出
春节将至,本报联手育明学校为读者送上春节红包——从本周末开始,连续三个周六、周日,每周都会有名师为大连的初、高中学生们献上免费的公益性现场讲座。
讲座累计12场,主讲老师阵容强大,讲座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前所未有。8名来自清华北大的优等生,及10位育明学校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将会在现场讲座中,做出实用性强、见解独到的分析及讲解,保证来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受益。请本报读者千万别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1、12场讲座,都讲什么?
指导性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讲座分两个层面,每周六针对初中学生,由育明高一高二骨干教师担纲。每周日的讲座,针对的是高中的学生,由高三的优秀班主任及经验丰富的各科老师主讲。
从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次跨越。对于这一段过渡期,不少学生都会感到不适应: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学习状态及课堂听课思路甚至都不一样:再没时间一遍遍“填鸭”了,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如何做好初高中过渡阶段的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顺利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规律、方法,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此外,由于开设的课程多、课业负担加重也给学生造成了心理负担。因此,注意初中与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名师明说”系列讲座中,各位老师将指导初中学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规划时间,建立学科知识结构,变碎片化学习为系统性学习,为他们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同样,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直面高考的他们有着更艰巨的学习任务。寒假如何安排才更高效?高考剩下的这半年,只有不厌其烦地刷真题吗?……有着丰富带班经验的名师将现场给予解答,帮助高三学子合理安排寒假、突破学科重难点、建立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双基考试、模拟考试乃至高考做好规划指导。
2、10位主讲老师,都是何人?
均为育明学校各学科优秀教师
本次系列公益讲座共有12场,其中10场由优秀教师主讲,收尾两场是学霸交流会。老师主讲的10场,内容分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大学科,每周六是初中部分,每周日是高中部分。
1月16日和18日,本报“滨城家长会”QQ群,曾邀请育明高中的三位老师,就高三语文、数学、英语的期末考试和假期学习,进行了线上讲座。当时许多同学和家长表示:线上讲座很便捷,在家中坐着即可听到名师指导。但现场活动的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是线上活动不具备的。应家长的要求,本报和育明学校精心筹备了此次大规模系列名师现场讲座,所有讲座老师均是各学科优秀教师。具体介绍如下表:
初中讲座
语文 张桂萍 教研组长、全国百家语文教师
数学 廖尔华 金牌教练、优秀班主任
英语 于美红 教研组长、辽宁省学科带头人
物理 王青林 金牌教练、优秀班主任
化学 任长春 教研组长、金牌教练
高中讲座
语文 程玉玲 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
数学 常爱华 备课组长、辽宁省骨干教师
英语 王刚 备课组长、央视“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辽宁省决赛一等奖
物理 李静 省物理学会理事、“物理女神”理事
化学 慕德兰 全国师德标兵、《中国教工》封面人物
3、2场学霸压轴,交流内容?
8名清华北大优等生,分享学习经验
初中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那些在中考中游刃有余,似乎不怎么费劲就考上重点高中的学霸们,是怎么学习的吗?
高中的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在高考中叱咤风云,名校大门好像对他们不设防的学霸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吗?
这些,都将在育明高中几位学霸与大家的经验分享与交流中,得到答案。
本报在去年夏天曾经举行过学霸交流活动,主要是海外留学的学霸们,引起同学和家长们的极大兴趣。本次讲座邀请到的8名学生,都是清华北大的优等生,他们只有放寒暑假期间,才有这样难得的与学子们交流的机会。因为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学霸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更容易获得同学们的认同。而这一点,是老师们所无法做到的。以平视角度交流,优秀的学哥学姐们以“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将给后来的学子们实实在在的收益。基于这点考虑,我们把学霸交流会,放在最后两场举行。
本周两场讲座,已经开始报名:
初中场:1月31日13::0~14:30:语文;14:40~16:10:数学
高中场:2月1日13::0~14:30:语文;14:40~16:10:物理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
扫描旁边“滨城家长会”二维码,按要求输入信息,即可收到“报名成功”的提醒。
需输入信息:讲座日期+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参加人数。如:1月31日+小明+1584****234+2人。(格式不对,则收不到回复)

2、【QQ群报名】
步骤:按孩子年级分别加入“滨城家长会(初中)”群(群号246843017),或高中群(群号378304374),在群论坛的报名贴后,按要求自主跟帖报名。
特别说明:
1、微信或QQ群,各有名额100人,任选一种即可,不可重复报名。
2、座位有限,每个家庭限报2人。
3、微信没收到自主回复,一是名额已满,二是报名格式不对。
4、有关讲座的更详细内容,请关注1月27日半岛晨报《教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