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因为有“心” 所以有为——记大连育明高中教师孙久志

日期:2015-01-19

孙久志,大连育明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坚守教坛25载,在育明高中,提起“教数学的孙久志老师”,可谓大名鼎鼎。因为有“心”,所以有为。他曾荣获大连市首批市级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首届中小学“十大名师”、辽宁省数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殊荣。

 

悉心钻研,立足课堂见真功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好的问题能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能使学生获得激励。

孙久志1989 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在25年的工作中,他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经常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方法,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孙老师的教学原则是“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他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一样去准备,精选例题,教学环节紧凑,教风严谨。他的教学系统、细致,设问得当,说理透彻。

他一直教成绩为中等偏上的学生,历届毕业生高考理科数学平均分均在120分以上。他教的唯一一届文科生是2006届毕业生,当年高考文科数学平均分近130分,其中张婷以149分位列市文科数学第一。孙老师还要每学期都担负奥赛一试及学习困难生的课外辅导工作,有多名学生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孙老师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和数学组的老师们一直在摸索“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孙久志认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好的问题能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能使学生获得激励。于是,老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设计教学,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他们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孙久志先后在组内展示课、大连市示范课、“辽宁省数学学科带头人汇报课”展演中,都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授课,受到了听课老师和专家的热议和好评。

学生喜欢上他的课,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也很活跃,很多人由怕学数学变成爱学数学。孙久志曾代表学校到哈尔滨、西双版纳上课,也曾被市教育局派往普兰店二中送课。还曾在大连市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研讨会上做题为“函数的综合应用”“高考数学易错题分析”等观摩课。他的“简单的线性规划”一课曾获辽宁省优秀课一等奖。

优异的成绩来自于悉心钻研。在孙久志的办公室里,各种教学材料堆成了“小山”。他至今还保持着一个习惯,下班回家时要带上一本教案。育明高中教师的正常下班时间是晚上6点,回家吃过晚饭,孙久志会在晚上8点准时坐到书桌前,开始自己的“自学”课程。孙久志说,上任伊始,觉得自己最缺的就是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很多,哪些是好的,哪些应改变,往什么方向转变都很茫然。”于是他开始学习教育理论,看有关教学的论文,拿来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地感悟道理。如今他所撰写的“使用人教社数学B版必修(1)的心得”一文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谈课堂教学设计”获东北地区中学数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还有“数学的考前提示”“平面解析几何——代数几何巧转化”“正弦型函数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等文章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除此之外,作为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孙久志还得承担数学类自主招生辅导的任务。孙老师说,在眼下的高考辅导工作中,自主招生占了很重要的分量。因为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难度不下于奥林匹克竞赛,而且大部分超出了正常的高中教学内容,孙久志不得不像学生一样重新钻研、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往往要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正是靠着这种不断钻研的拼劲,孙久志成了我市最著名的数学科目优秀教师之一。他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他的论文屡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他主持的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优秀子课题,在育明高中他被称为“专家型教师”……不过孙老师最感自豪的评价来自他的学生:“遇到了久志老师,学习数学就成了一种像伤口愈合般的舒适感觉!”

 

用心育人,因势利导助成长

每届学生中都有一些很“拧”或很“闷”的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性格如此,只是在成长中暂时出现一点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及早发现学生的异常举动,联合学生家长、医生,能较容易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1998年育明高中建校后,孙久志就一直承担着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这就要求他除了钻研教学学科外,还要更多关注班级里的学生们。做班主任,孙久志的基本理念是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他的工作特点是既细心又用心,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在育明高中,他共送走了五届毕业生,这五个毕业班共有1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仅有3人没有考入一本大学。其中2003届毕业生有6人考入清华、北大,郭甲子更是夺得了当年育明高中的理科状元。一个中等层次的班级同时有这么多人考入清华、北大,育明高中一度因此轰动。2001届孙老师的毕业班曾被评为大连市优秀团支部。

在育明高中实施分层教学时,孙久志一直被分配带中等班级。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带过的2001届毕业生孙黎。“她是班级的班长,学习上潜力非凡。但是因为分班时未能进入由年级前60名组成的尖子班,孙黎一度出现了心理障碍。”孙久志说。当了解到她这种心态后,孙老师立即开导孙黎:“没有被选择,不等于不被承认。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孙黎找回了自信。高考结束后,她成了育明高中“尖子班”之外唯一一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之后,孙黎在校刊上写下了给学弟学妹们的赠言:“请珍惜久志老师!”

在孙久志的班级里,太多学生把他当成了自己心中的“慈父”。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孙老师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孙久志说,每届学生中都有一些很“拧”或很“闷”的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性格如此,只是在成长中暂时出现一点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及早发现学生的异常举动,联合学生家长、医生,能较容易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发现得晚,则拖延时间会更长。孙老师很关注这些特殊学生。一次批卷,他发现一名学生的答卷逻辑混乱,这名学生平时非常爱学习,情商也很高,数学成绩也很好。这种反差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观察和谈话,孙久志发现这名学生心理出现了异常。当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学生家长时,家长还将信将疑。一个月后,这位学生的父母一同找到孙老师,证明了他的怀疑。由于发现得早,再加上学生配合治疗,这名学生很快恢复常态,顺利参加高考,并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

孙老师的学生家长跟他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曾问自己的孩子:“你们孙老师惯你们吗?”孩子脱口而出:“孙老师惯我们毛病,不惯我们穷毛病。”孙久志笑了,他常把自己比作园丁,学生就是正在发育的树苗,姿态各异。他说自己不想把他们修剪得整齐划一,而是只剪掉妨碍他们生长的枝杈,让每棵小树都长出自己的特色。学生很懂老师的心,一名学生对孙久志说:“虽然只相处了一年,可我真的很爱这个集体!每个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让我觉得快乐。”

孙久志的班里有两名男同学经常不参加冬季跑操,学生家长也为孩子不跑操找各种理由。孙老师认为他们身体虽然不好,但不至于总不能跑操,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利,还容易滋长他们投机的心理。于是他找到这两名学生说,人多锻炼才健康。然后撩起了他的上衣给他们看自己拔过罐子后布满深紫色印记的后背,跟他们讲:“我也不舒服,还是跟大家一起跑操,男子汉面前这算不上困难。即使人的躯体有病,精神也不能有‘病’”。两名学生很惭愧,再也不逃避跑操了。

孙久志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他从没有因为某个学生成绩优秀就对他身上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不想让他们成长为‘有缺失’的人才。”孙老师说。班级里曾经有一名成绩很优秀的女生,学习非常努力,一心想考清华大学。为追求“学习效率”,她书写字迹潦草,解题步骤过于简化,常常把大量的垃圾放在座位下。孙久志常常放学时留下她清扫班级,让她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同时使她意识到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是一个人的名片,自己要为此付出代价。大连市一模时,孙老师特意带她参观电脑阅卷,让她知道,如果不认真书写,她要为自己“乱而简”的答卷交学费。孙老师正是用这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得他的学生们在敬佩之中愉悦地接受他的帮助教育,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倾心工作,心有凌云多壮志

教研组长的重点工作就是带领组员钻研业务,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倡导交流与协作,创建和谐团队。

作为基层的教研组长,孙久志依然觉得自己工作责任重大。他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重点,倡导团结协作,组织教师们集体编写导学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孙老师所理解的组长工作重点是:带领组员钻研业务,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倡导交流与协作,创建和谐团队。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们合作共研,集合集体智慧,教研组的凝聚力得到了提高。他总是提醒同伴们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鼓励全组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他曾在辽宁省教研组工作会议上作了“创建和谐教研组”的经验发言。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孙久志在教研组里号召大家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育明高中在高一单独开设了“初高中数学衔接课”,课程开设两年后,他带领授课教师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合理规划,最终编写了《初高中数学衔接课导学》一书,正式出版。他指导的课多次获国家、省市优秀课。他组织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有的教材被大连市评为优秀校本教材,有的还出版发行。数学组先后获得大连市“三育人”先进集体、大连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孙久志深知教育科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带来他的团队结合教学实际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之子课题——“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课题组评为优秀子课题;主持的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立项课题之子课题——“关于创建和谐教研组的研究”经课题组评审,已经结题。他还组织部分教师参与编写《普通高中各学科评价标准》,现已出版发行。在大连市的教学研讨会上,他曾做了题为“高三复习经验交流”“2010年辽宁高考试题分析”等专题讲座,应邀在《大连晚报》等媒体发表指导性文章,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加工作以来,孙久志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因为他爱自己的职业,也深知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不敢懈怠。“虽然得到了一些认可,但距离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我还将努力。”孙久志谦虚地说。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