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让学生们愉快度过高中

唯有爱的教育,才能造就仁者。实施快乐教育的大连育明高中语文备课组长李岩老师,在育明高中带了6届毕业生,数百人进入名校。她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得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学生的习作集《春田花花》也震动了文学界。她所带的班级不仅高考成绩突出,而且曾获优秀团支部、市三好班级称号。
尽可能换位思考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姐姐”
孔子倡导“仁”学,仁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爱人。李岩认为,作为教师,应学会关爱身边人,包括同事、学生、家长。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既是长者更是朋友,凡事以身作则,尽可能换位思考,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用谦卑的心感受孩子的世界,同时,让自己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感染学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对人生充满自信。
李岩在学生们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孩子王”。调皮可爱、萌、全能女汉子、知心姐姐,是同学们对她的描述。她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起打排球、跑步上操;她能给男生剪头发、给女生修刘海;她可以请全班学生吃雪糕、给同学按摩解压;她能在住宿的同学生病时把他们带回家照顾;她能在母亲节进行独特的感恩教育,把家长、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她可以谈天说地聊政治、聊娱乐新闻,学生和家长不能说的小心思在她这都能迎刃而解……她永远是学生们最好的朋友。
李岩说,她的“宽松政策”也是一种严。正因如此,学生们才有活跃的思维、施展才华的空间,学生们也从不舍得触犯她的“底线”。她的学生有的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有的在大学就崭露头角。她的班里有团委学生会的“领导”,还有各大社团的一把手。她向来十分支持学生们的课余活动,还亲自参与了原创课本剧的编排,让学生们在校园活动中成长。
打造团队精神让班级成为快乐的家园
李岩说,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全体学生群策群力;学习不是枯燥的事,共同的参与会让紧张的高中三年多姿多彩。
2002年的高考是大综合。面对九科学习,学生疲于奔命。于是,李岩在班里组织了九个学习小组,分别攻克本学科阶段性难关,利用自习时间,在班里个个击破,这样就强化了重点,学生也少走弯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助式学习,班级的融洽程度空前,学生学会了宽容、体谅,各项学校集体活动中,学生也都崭露头角,在2005年高考中成绩在同系列中更是高居榜首,平均分超第二名15分。 2008年接手文科班,针对文科班特点,李岩在班里开设各类自由论坛,比如“今日我说事”“百家讲坛”“知识竞赛”“时事辩论赛”“我的××学科时间”等等,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能深入分析探讨,去伪存真,而且打造了班级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懂得沟通交流、互相协作。在随之的各类市级公开课上,在高三自主招生考试中,学生们也都因此交上满意的答卷。
李岩在刚刚毕业的高三(十一)班里,除了有学生组织里的精英,更有学霸、考神。学霸、考神们总是在课下认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其中一位学霸也是班干部,还细心在每个同学过生日时在黑板上写下温馨祝福……李岩老师的快乐教育让同学们愉快地度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课堂教学打破传统让学生们进行思维的碰撞
李岩的语文课从不缺少亮点。她旁征博引,纵横古今,让学生们知道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而是覆盖一切的智慧;她打破传统,创新思维,带领学生们探索新颖独特的语文学习“新大陆”。“教是为了不教,你们才是课堂的主角。”她在课上对学生们说。李岩为了调动大家的热情,开创“我来做老师”活动,挑选部分课节让学生自选讲解,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能力,还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朝闻天下、课前演讲、知识竞赛、诗朗诵会等活动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辩论的平台,语文课不只有知识的学习,更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