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六项举措支撑教育科学发展新跨越——《大连日报》

日期:2010-03-03

  2009年,我市教育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在主动适应全域城市化进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方面;在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在高水平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信息化、特色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诸多方面在全国领先,正逐渐形成具有大连特色、大连风格、大连内涵、大连品牌、大连气派的教育,市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大连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即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市教育局将有着怎样的举措加速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在新学期前夕,市教育局局长骆东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骆东升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树立现代办学理念,树立大连全域城市化教育发展理念,树立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理念。为此,2010年大连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3%以上;政府投入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提高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中小学计算机网络“班班通”率达到60%以上;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本科学历率分别达到35%、70%,高中专任教师的研究生学历达到6%;人均公共教育经费达到1100元左右。

  骆东升说,今年我市教育将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落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

  制定《大连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大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市域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实施“两个工程”、“三个推进”,即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实施职业教育整合和基地建设工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做好2010年~2015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工作,撤并规模小、效益差的农村小学,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今年,力争撤并220所农村中小学,同时要新建、扩建乡镇中心学校,实施校舍安全加固,解决好学生上下学的校车问题。全市将在金州区以北的新市区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即建成专业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政策完备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基地,为大连 “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建立区域间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力上要向农村转移。将城市功能建成区(主城区)与发展区(北三市)以及各先导区捆绑组团,做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

  在确保公办性质的前提下,政府负责配备园长和骨干教师,其余人员采用聘用合同制,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2010年,全市再增加2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

  推进全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和完善“绿洲行动”计划和“原野行动”计划,健全教师交流制度和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薄弱学校教师重点培训机制。支持“北三市”等地实现“双高普九”。

  采取“项目引领、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方式,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为每一个高中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特长发展需求的个性化课程。改造大连十一中和大连二中,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指导和支持2~3所中职学校进入国家级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实行免费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支持驻连高校加快发展,积极为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搭建平台,推进高新园区与高校“区校一体化”战略实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继续实施“小班化”教学。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和教师教学过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建设大连市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每个区市县至少建立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办好大连市第七届中小学科技节。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等各项学生课外竞赛活动,鼓励有特长的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开展“校园高雅艺术名作赏析”活动。组织好开发区一日社会实践活动。

  落实“三公开、四统一、五要求”,即小学、初中学校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班级每日课外作业量登记表公开公示;年级备课组的进度计划、学业课程内容与标准、作业和检测考试统一;严格规范作息时间、严格限定教辅材料、严格管控学生作业总量、严格查处有偿补课、严格禁止下达升学指标。开展学情调查和查证举报,坚决处理违规的学校和教师。实施农村中小学“班班通”一期工程,为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实现网络终端进教室,并为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增配教学用计算机。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并逐步完善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最低限额直拨学校的经费拨付机制,加大对校舍维修、取暖专项经费的保障力度,确保农村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校。逐步将村级小学独立建制,建立乡域内“学校自主、共同提高”的发展平台。

  建立以政府统筹为主导,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多元化职教办学模式。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与订单式培养改革。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建立优秀教师县区“统管、统派、统用”的人事管理,打破优秀教师“校有校用”的限制,实现“名师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农村教师“市招、县管、校用”的选聘管理机制,招聘新教师实行全市统考,择优录取。研究出台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认定办法,试行校长任职资格制,进一步规范校长选拔、聘用程序,建立起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今年,进行自主发展学校试点,在学校自愿申报、各级教育行政考核监督、教育督导部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自主发展学校试点单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大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和《大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教师队伍管理。建立高端校长培训基地,选派各学段的优秀在职干部到基地进行集中培训。吸引各地知名校长来我市任职。实施“金雁工程”,培养拔尖人才。开展市级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评选活动。积极引进全国名师来我市任教。继续做好教师教育工作,落实每人每年45学时的培训要求。加大对农村教师学科知识达标的培训力度,保证教学知识的准确性。深化“顶岗、援岗、特岗”计划,继续选派200名师范类高校学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公开招聘200名大专学历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工作;选派230名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同时,要从支援地区学校遴选有潜质的副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教师评职、校长提拨原则上要有农村支教经历。进一步加强瓦房店师范学校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

  继续实施市政府对区、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估,促进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年内要完成三年校舍加固、改造任务量的60%;开展“送校车下乡”行动,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杜绝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坚持不懈抓好学生午餐管理工作,做好学校饮食卫生、疾病防控工作。要进一步扩大校方责任险参保范围,提高参保标准。要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与纠纷,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群众和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作为政务、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发挥教育新闻引领舆论、推广典型、引导创新的功能,提升教育形象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上转至《大连日报》 六项举措支撑教育科学发展新跨越: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100301058A122/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