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中建于一九九八年秋,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的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百强学校,中国百强中学。作为50多所一流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育明高中是求学圣地,英才摇篮。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4759335      · 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 欢迎关注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育明学子深情话母校

日期:2011-05-25

我的育明情结

郑环宇

每一个人都对名校有着一种特殊的向往与崇拜,由此产生了哈佛情结、斯坦福情结、清华北大情结……而我,独有一份育明情结,萦绕于心间,挥之不去……

育明or二十四:抉择成就人生

我的家在中山区,属于“敌战区”,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坚定地选择了育明。因为她,承载着创业者的梦想和莘莘学子的希望。尤其是德高望重的梁校长,当我听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看到育明的脚步是多么的自信和坚定,育明的未来是何等的灿烂与辉煌。学弟学妹们,我亲爱的朋友们,我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告诉你们,你们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段人生必将成为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时光。

初涉竞赛:坚持就是胜利

刚开始搞竞赛的岁月是灰色的,无边无际的物理竞赛题目,有的竟连解答都难以看懂。无数个漫长的夜里,我曾为一道道难题而彻夜难眠;几多次行走在校园里,我在竞赛和学习的冲突上痛苦选择。最初的不适应,导致了那段岁月的迷茫。坚持与放弃,这是一个问题。我选择了前者,也就选择了今日在宁波,站在中国物理竞赛最高领奖台上,手握银牌的成就。

一路走过:老师的鼓励给我力量

走出了初涉竞赛时的低谷,竞赛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当知识的范围扩大之后,遇到的自然是更大的压力与挑战。知识越来越多,题目越来越难,平时测试的小考,也时有失误发生。然而,我从未因为困难而退却,反而越学越轻松。这不但得益于我浓厚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更有老师的鼓励一直给予我最大的力量。

赵维玲老师一站在竞赛课的讲台上,当班主任时的严厉立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和蔼与慈祥。从万有引力到热学定律,从电磁理论到原子世界,无数复杂的知识在她嘴角的微笑中消融,又在她生动的讲解中如鲜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即使我无法一下子掌握物理的原理,也能强烈地感受到物理的美,就像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物理是门美丽的科学”。

在竞赛班里,说在当面的永远是赞美与表扬,批评永远留在促膝而谈的课下。无论是一次小考的名列前茅,还是偶然的进步,都不会被老师放过。她站在讲台上,用最甜最美的声调,大声朗读她的鼓励之词,似乎发现了什么物理学定律,或是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敢断言,凡是在物理班坚持到最后的人,没有不得到老师的夸奖的。甚至到了最后几个月,每次测验之后,她都要大声地读我们四个的名字,说我们一定能进省队。天啊!省队只有六个名额,而我们又面对着东北育才、鞍山一中这样强劲的对手,老师怎么那么有把握?然而,当复赛结束时,我们都惊呆了!我们四个果然都进了省代表队,并且是前四名!难道老师有未卜先知之术?不,是她毫无吝惜的鼓励,给了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份份的爱,在竞赛一路走过的日子里,让我们在逆境中坚强,在奋斗之后享受成功的点滴满足。和赵老师共同奋战过的人都知道,一个真正的名师不但可以将课深入浅出地讲好,更重要的是,他或她懂得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自信和激情。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知识更要教会做人。

竞赛的峥嵘岁月早已化成一卷泛黄的丹青,在历史中永存。但在我心中,竞赛之路依然历历在目。而老师,永远是我们物理班30多人的母亲。她大声地鼓励,让我们奋勇向前;又小声地批评,为的是不让我们偏离方向。在这两种力量的驱动下,怎能不使这个班级强大?这就是领袖的风采。

携手共进: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个个是标准的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拥有着前辈不具有的个性与独立。然而,就是这群年轻人,却创造了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温馨的家。

我每次拖着疲惫的身子踏进奥赛教室,就像嗅到了春的气息,顿时轻松好多。喜欢看课前大家低头钻研的身影,每个人都向着目标前进,没有人掉队;喜欢听同学们小声讨论的声音,我有知识,就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喜欢感觉兄弟姐妹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我们对物理的渴望是同一个梦想。于是,走在前面的为师,倾其所能,耐心教导;落在后面的为徒,不耻于问,奋力赶上。一面是无论知识还是方法,有问必答;一面是不管难题还是细节,打破砂锅问到底。在课下我们又是无所不谈的朋友,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心在一起。以至于当问及某人是哪个班的我会犹豫停顿,而若问是否属于物理班却能脱口而出。自己竞赛取得成绩并不在意,而兄弟姐妹们能够出类拔萃才给我莫大的惊喜。我深深感到,竞赛给我的远不止是那份荣誉,而在这个“家”中,我学会了分享、关爱与交流。

篇末语

校长曾经告诉我:“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你是个中国人,你是个育明人。”是的,我怎么会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曾经给我温暖的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我爱你们!

育明情结,是一缕永远不断的丝线,将我的心与育明连在一起,将我的情与育明连在一起。

(郑环宇同学是2008届毕业生,曾获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贰等奖(银牌),保送到清华大学

仓促回眸

李翔如

      再次跨进高一二班的教室,窗外熟悉的风景,是夏日的暖风中摩挲的叶影,斑斑驳驳,影影绰绰,似乎绿得如此灿烂的终极目标便是重叠出立体的深度空间,滤过阳光,切碎波心,营造一个专供回忆泛滥的伊甸园。如此恬淡的心情匹配上这样纤浓明艳的绿意,似乎早已不容得和高考有关的事物凑来大煞风景。此刻我写下这篇文章,谨以此怀念三年的过往青春和三年征程中走进抑或是闯进我心灵驿站的过客,来表达我对相遇相知相惜之恩的永生难忘。
      
经过蒙太奇处理的回忆,更像是一部首尾连贯的电影了,滤过疏疏的不幸与淡淡的哀伤,剪辑密密的欢乐,组合拼接成浓浓的温馨,在重重叠叠的的视线中流淌。黑白胶片上的轮廓,是仗义的她拖着有些疲惫的脚步从终点返回,陪我跑完800测试那醉生梦死的最后半圈;是贪睡的他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早起赶在我到校之前送来生日礼物;是细心的她暗自查看了我一落千丈的数学成绩后相约在体育课上为我补习;是体贴的她从身后抱住夜色中哭的正伤心的我......是她,是他,是他们......一张又一张底片翻过,投影机射出的两道光穿透薄薄的尘埃,照亮灰迹原本卑微的存在,直达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蒲草,曝光内心一角最原始的感动.

想用回眸中的留恋粘住最后一缕霸气的阳光,视线它跌跌撞撞,停停走走,竟有点北京人安土重迁中流露出的特殊依恋。从107507,有小动物园里我的家人们步步陪伴;从孙行者到震同学,还有翻一番,直到和我有诸多共同语言的升级前的金色飞贼,有同桌们刻在心间的点点滴滴(还有总是和我斗嘴的同桌的同桌);有自主招生之旅中转战沈阳与大家共度的旅途中的每分每秒;有和铃和媛和TOMORROW在操场留下的足迹......不晓得胶片是否要经过渲染才不会褪色,担心一旦加工,记忆便不再真实。后来才在回味中明白,其实根本没有本色的记忆,毕竟,有种叫作感情的东西,是强行附加的染色剂,足以让一切成为过去的东西变得飘渺,梦境的美好让人有种想追的欲望,因为追不到,所以愈加怀念......

因为最近突然很怕失去某些东西,不管是亲人还是友情所以那么着急的回望这3仓促一些总比失去或者忘记要好吧然而每每接到T姐远在西湖畔打来的电话那充盈着暖意的问候有些让我吃惊的温柔语气令我暗自感叹她被江南烟雨改变的有了江南味道的同时也更加坚信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失去因为曾经有过相同的心跳相伴的脚步相似的思维相通的呼吸相映的微笑所以有足够的理由相忆相思相互拥有相互温存......
    
仓促回眸间,唯见生命的杯盏里盛满了密密的欢乐和疏疏的不幸但那却是足以明澄诗者心境的高处的阳光

 

回眸育明情依依

               张寅达

转眼间,在育明高中的三年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起来,不由得觉得它是那样的漫长。老师的尊尊教导,同学间的欢声笑语徜徉在耳际;夜里灯下苦读的场景历历在目;校园里花草的清香扑鼻而来……然而,一想到我将要离开这片我所钟爱,令我留恋的学习的净土,不由得又觉得它是那样的短暂和可贵。

记得三年前刚到育明的时候,她已颇有名气。虽然说她座落在杨树沟一个偏僻的山头上,但我却认为这里是基价极佳的学习的场所。

要问上一个好的重点高中的目的,我想最直接、最实际的应该是上一个好大学。好大学需要好成绩,而好的成绩除了学校提供的大环境,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育明高中,不论你是想去高考,去过那挤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还是想搞竞赛,去跨那陡峭险峻的悬崖峭壁,都会有大连市、辽宁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老师来辅导你、指引你,在你成功的天平上加上一颗至关重要的砝码。

一上高一,学校就为那些所谓“吃不饱”的学生提供各个竞赛学科的辅导。竞赛虽说很难,但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一个充实自我的过程,于是我便参加了由赵维玲老师主讲的物理竞赛辅导班。从她那里我知道了物理的起源与发展;从她那里我了解了小到原子大到天体的奇妙的规律;从她那里我真正的进入了博大精深的物理学的世界。那曾经难倒了千万学子的“高中物理”(更别提竞赛了!),在她口中变得那样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每逢周末,她总会把我们召集起来给我们上课;每到假期她总会带着我们到外地,去跟一些名师学习请教;平日里,她也总会把她收藏的好书拿出来借给我们阅读……我深深的知道,我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那些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对我无私的帮助。

高一的下半学期,学校依据的成绩,将学生分成四个等级的班级。把学习水平接近的同学聚到一起,让他们能更好的互相交流、学习。我也幸运的被分到了A1班,在这高手如云的地方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压力又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着我不断前进。我的前面总有我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我的后面也总有人在一刻不停的追赶着我。我开始变得更加抓紧时间,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更加看重学习效率。这些看似“艰苦”的日子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现在看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时光。

上了高二,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变得不平静。许多同学因为成绩不佳而不得不离开我们的班级,望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的背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但同时有增添了一丝危机感、紧迫感,也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育明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地方,竞争是这里永恒的话题。竞争虽然激烈,淘汰固然残酷,但我明白,没有竞争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滞。谁能坚持下来,挺到最后,谁才会是最大的赢家。

我的付出没有白费:高二时,我提前一年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一等奖,又在高三时取得决赛银奖,从而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究其成功的原因,一方面离不开老师、同学的帮助,而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态度有关。在我眼里,考大学就像是在打一场战役,只有选定了正确的路线,抱着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打,才有必胜的把握。一上高中,我就走上了“在不明显耽误平时学习的前提下,搞竞赛”,而且决心坚持不懈的搞下去。每当我有所犹豫的时候(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爸爸总对我说,我还年轻,机会有很多,即使是竞赛失败也不必过分悲观。我想,在搞竞赛的那段日子里,这几句话无疑给了我莫大的激励和安慰,也坚定了我走通过竞赛保送这条道路的决心。说到学习态度,一丝不苟、刻苦努力自然是前提,但我要说的是自信。我坚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Self-confidence is the first secret to success.)。时时刻刻牢记:自己不比别人差,即使一时成绩不如别人,也要抱定通过努力定会赶超别人的信念。

虽然学习很累,但并不代表你就必须读死书,死读书。不得不承认,育明也是一个可以让你玩得很精彩的地方,不仅各种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本人由于文艺、体育水平不高,索性只能参加中国象棋比赛之类的活动,虽然棋艺平平,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人跟你“杀一盘”,互相切磋,显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放松消遣的过程。我只把这比赛当做一种娱乐活动,若如曹子谦老师所说,学习也应算作一种娱乐活动。既然娱乐,就应该玩得轻松,玩得超脱,学习也正应如此。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育明那精辟的校训:民族、理想、荣誉。的确,一个人只有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只有心存远大理想、凌云之志;只有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荣誉、集体的荣誉而奋斗,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牢记这六个字的校训,继续努力。也愿我的母校育明高中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张寅达同学于2005年保送到北京大学)

2005329星期二

日本的来信

     日本からの

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来日本已经两个星期了,现在生活基本稳定下来,各种各样的事物暂时告一段落,因此可以写信,稍微有些迟,敬请见谅!

我在日本待的地方是爱媛县松山市,位于四国岛西北部,人口464千。爱媛县古时叫伊予国,是濑户内海的中心部分,整个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面积5674平方公里,人口1521千。

松山市面积相当大,但是人住的很分散,两层以上的建筑非常少,而且居民区之内竟然会有不大的稻田,并且配有超小型收割机,实在是非常惊人。

目前的学校叫新田高等学校,有三个年级,近2000名学生,这在日本应该算是规模很大了。这个学校的学生有三个选择:相当于中国中专的工业课,相当于中国体校的运动课,相当于中国高中的进学课程。我当然是进学课程了。进学课程中有相当于A1班的所谓“特别进学课程”,每个年级两个班,每个班30——40人,我和张文庚在其中的S2A班,班内37人。

日本的班级中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有,上课时到不同的教室。我们上理科,到现在还没有教材,不过我上课听了一下他们的内容。目前他们是二年级下半学期,但是化学竟然只讲到元素周期表和卤素,而物理讲的是光的干涉,不知道他们教材的设置是不是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重点说一下数学,日本的高中数学包含微积分,而且从做到的模拟题来看,微积分的比例相当大,难度也不低,但是除去微积分,其他部分与中国是有较大差距的,尤其是不等式,解析几何之类极富技巧的内容,难度比中国低很多。日本高中的数学教材分Ⅰ,Ⅱ,Ⅲ和A,B,C两个系列,现在课堂上讲的是数学Ⅱ的积分和数学B的向量。很奇怪,而且我发现日本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是很好,计算能力也很差,也许是因为学校不是很强的原因吧!上个星期老师发了一张向量卷,6道题,大约是中国考试第1920题的水平,说左边的3道题是到下周一的作业,我用了半个小时做完,下课交上去了,感到数学老师很无奈。

目前看,至少数学上我是超过日本同学很多的,可能的原因是:①我降了一级;②我是中国超一流高中来的,而这里只是普通的日本高中的好一点的班级;③日本的数学题变化很少,题型固定,这对于重视思维训练的中国学生来说正好撞到枪口上了。但是,经验告诉我,在一个国家,只要有难的教材,就有把这个教材学得很好的学生。也许,日本未来的数学家不在这里。因此,我才必须努力进入一流的日本大学,去灭那些未来的日本精英。

有意思的是,日本学生似乎花很多时间学国语,而国语中最难的是古文,而古文中大部分又是中文,感觉日本人真是在找墙撞。(我就亲眼见过初中学的《马说》,我把它读了一遍,日本人就很崇拜我。)

日本学校850开始上课,一些学生310就放学,A1班可能到500。但是,日本学生基本都要骑40——50分钟的车上学(因为住的太分散了),因此没有我想象的轻松。上课坐我旁边的一个叫村越达哉的男生,家住在另一个叫今治的城市,每天坐一个小时电车再骑10分钟来上学,也要600起床,可见日本学校晚上早退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它的学生不得不住得很广。

育英熠明

现在我住在宿舍,与学校很近,步行大约10分钟(隔一条街),因而时间很充裕,可惜上不了网。宿舍有食堂,浴室,每人一个房间,因而虽然比育明的宿舍楼还大,但只住了70——80人,其实和中国租房间差不多,可以带电视,电脑,DVD机,PS等等,我去了两个日本学生的房间,以上那些东西都有,实在是很强。

再说一说我自己,到日本以后学习恐怕要靠自己了,有的人把目标定在考上东京大学,但我觉得考上大学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这一点在中国和日本都一样。如果是有理想的人,大学就不是终点而是台阶,我正是为了理想才来到日本,因而也要为了理想而继续奋斗。现在我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挑战,一次新的机遇,要去追求在中国很难进入的顶级学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而也奉劝国内的同学,竞赛已经结束,育明高中估计以今年的大胜,保送应该不在少数,但是正如我已经说的,大学只是一个开始,世界上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习,时间是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的,因此即使得到了保送资格,也不应该停止学习。而对没有保送的同学,我想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有理想,学习再累难道不是甜的吗?正如一个新东方的老师所说,当你感觉很爽,很high的时候,其实你在走下坡路,当你感觉很痛苦的时候,其实你在走上坡路。是啊,让我们一起感觉很痛苦吧!至少这样事情就会向好的地方发展,至少这样我们就会be on the way.

好了,先写这么多。

祝各位身体健康,学业顺利!

    此致

敬礼!

 

 

 

                                                           杨书

                                                             20071029

 

感谢您,老师!

 

 

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就要和我们挥手告别了。回望过去的三年,有太多情节浮现脑际,有太多感慨涌上心田;在这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有太多的感激想对老师说,有太多的感悟想告诉我亲爱的同学们。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学家庭中,父母外祖父母和几个亲属长辈均是大学老师,因而我对老师这一词的理解和看法总会与他人稍有不同,感情色彩无法被忽视。在我眼中,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都是在以自己对自己职业的诠释来影响着我的性格、我的智慧、我的理性以及我的人生。或许在我的成长岁月中,许多老师的姓名、面貌我都已无法记起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性格中留着他们的影响,我的智慧中留着他们给予的知识,我的理性中闪烁着他们的教诲,我的人生朝着他们所指的方向前行。我为成功喜悦,老师为我喝彩,却不提及一点自己的功劳;我为失败难过,老师给我安慰,却不对我有丝毫指责;我对人生的前方迷茫不清,老师为我拨云见日,打开心锁,对待我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天下大爱,人生之路上,除了父母、朋友、爱人,又有几个人能对我们如此呢?

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想对老师说上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老师,谢谢您!有了您,我才从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知识丰富的高中生;有了您,我才从一个不明事理的幼儿,成长为有信仰、有追求的青年。

我最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如果说父母给予了我们肉体,我们当孝敬一生;那么老师给予了我们思想与精神,我们又应以何相报呢?作为老师的孩子,我能够体会老师的辛苦与疲惫,能够体会他们的忙碌与苦累。可是,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一切,却无怨无悔。暂不说我们育老师是万里挑一的杰出者,暂不说我们育老师的敬业与执着,暂不说我们育老师以不计后果的代价无私奉献,单从他们能坚持以教好学生为己任便已值得尊敬了。老师,不仅仅在以知识教导我们,更是在用自己心中的爱,用自己对学生的希冀,用自己对整个民族的祝福与期盼在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培养我们。然而我们却常因为自身的不足而误老师。有的同学成绩不佳,便怪罪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可你是否想过在一个班级中同是一个老师教,有人却成绩优秀;有的同学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就说老师伤害个人自尊,但我们却不去考虑老师是希望我们不要长成歪材;有的同学责备、不满于老师偶尔的调课、病休,可谁不知道老师也是人,身上如同我们父母一样肩负着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归根结底,我们对老师的不满源于我们心中主观上对老师的不认同。而对于这些不认同,老师仍无悔地付出,以德报怨。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三年来,我们有没有辜负过老师,我们有没有惹过老师伤心。

三年,弹指一挥间。刚入高中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此时此刻,有许多依恋,有许多怀念。再有几十天,我们就将踏进自己理想的大学校门,那个时候,为我们祝福的,有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指引方向的,有我们的老师;盼我们大展宏图的,有我们的老师。在此我希望那些曾因一时冲动顶撞或伤害过老师的同学们,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悔恨转为歉意,将自责转为感激,将逆反转为理智,对爱我们的老师说上一句:感谢您,老师!我希望所有接受着老师的爱与所有爱我们老师的同学,诚挚地道上一句:感谢您,老师!

 

写在育明的十二月

                               任梦妮

总会有一天,我们会用自己的手,来画自己的天。

                              ——写在最前面的

已经在紧张的十二月中奔跑了许久,就让我们短暂地停留,回眸走过的一季暖秋,看看自己手边是否还涛声依旧。偶然瞥见墙上的日历,才知道这个学期就要过去。我在这里,这个承载着我太多期待的地方,已经过了好久。

住校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式的:宿舍楼——食堂——教学楼,这看起来似乎比走读生的“两点一线”式:家——学校要丰富一些。之所以把食堂写在住校生的生活一点中,实在是因为它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每天除了回宿舍楼,就会进食堂吃早餐,而10点亟不可待地地从教学楼中冲出来的时候,不少人也是直接选择冲进食堂,去吃夜宵。因而食堂的那些穿着白大衣的善良的工作人员,实在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常常是把我们喂得饱饱的去迎接15个小时的学习,或者是把我们喂得饱饱的去进入7个小时的梦乡。

教室里通常是以沉闷的学习气氛为主,多种活跃气氛并存。在学究区,往往会形成“五六人议题大会”或者“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往往都已经抛开了我还没弄明白的无机化学,去和那些有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有机分子结构握手。而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中成“放射状”分布的是各式各样的自由党派,他们会在午休的时候喷出高调的笑声。在育明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偶尔也会心情不好,这当然也有这些天的天色过于黯淡的原因。

刚才提到,育明这个地方,有工作能力极强的老师,有善良风趣的同学,当然,最多的也是最不可避免的——巨大的竞争压力。

很多时候,物理老师刚念完题目,下面的某位仁兄就可以把答案脱口而出,而我却还是在雾里悟理,比较之下往往会有巨大的差距。当看见就坐在自己后排的某位神人竟然可以在考试中落出自己将近100分的成绩,会长时间地发愣,然后长时间地发冷,最后倒吸一口凉气,伴随着面部若有若无的故意抽动,感叹道:“非人哉!”。还有,心底隐隐约约的,说不出口的失落。它们渐渐地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抽掉我仅存的那点自信。

还有我靠成绩维持的微薄的自尊。

日子;临近期末,每个礼拜似乎都有了自己的规律,如果说考语文,发下来的会是上个礼拜化学的成绩,考物理的那个礼拜,发下来的会是语文的成绩,而往往考数学的时候,会发下来鲜血淋漓的物理成绩。教室里“唉”声一片,大家都是有上进心的好孩子,都希望可以更好,只是在任何地方,跑在前面的永远都只是几个而已,这里也不会例外。

于是渐渐习惯,渐渐适应,不是以为自己没问题自己就一定行。行走在每个人都严肃、每个人都匆匆的走廊上,发现左右两边都是铁栅栏,越过栅栏的天空是淡蓝的底色,微微浮着几丝灰白色的云。发现黯淡的天空下,自己缓慢的步调和整个走廊是多不协调。

    几米说: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有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封的深海,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月光。

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我,最近已经很少在我的脸上找到以前的那种笑了,她说,即使笑是你掩饰自己最好的方式,可你却连它都要丢掉了。还有一天,另一个朋友突然对我说:“我给你造一个太阳吧!”

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快要因为学习中的那一点点挫折而葬送了自己宝贵的快乐,才意识到,暂时的失意或许不该影响到我本该阳光灿烂的心情。

阳光下,虽然11月的风略微有些凛冽地吹过,我还是很想让自己的心情迎着风奔跑,在阳光下肆意地给整个世界一个微笑。

于是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依旧是在那个“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中生活,却懂得该给自己制造些快乐,让学习也变得有些乐趣。偶尔也会在想不起仿句该怎么写的时候,写下“江南之冬比起北国之冬来,犹如闵川之于天山……小米之于大米,小虾之于大虾,小虾米之于大虾米”这样的句子来。

于是学会在看到那些“神人”依旧落自己很多分数的卷子的时候泰然处之,认真地找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赶上他们的。然后在卷子上给自己写一个大大的A+,证明“神人”们会做的题,现在我也会做。

于是知道在雾里也要努力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受到“打击”的时候,想想他们也许不会知道“珊瑚岛鱼特殊的性别方式”来给自己增加信心。让自己慢慢地找回自信,靠快乐的性格和认真的态度,而不仅仅是成绩来保持着自尊心。

不是靠成绩来寻找快乐,而是靠努力,在快乐中好好地学习。

初中英语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机会永远属于准备好了的人。”只要我们耐心地准备着自己,总有一天,我们会用自己的手,来画自己的天;总有一天,我们会用自己的手,画出整个世界的湛蓝天空,用自己的自信做太阳,给整个世界以光亮。

五月天说: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生活的地方。

 

 

用什么来回报你,我的母校

大连育明高中高三一班马冬晗

 

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亮不过我的梦想。

两年前,一纸育明的录取通知书将我带到了这里,从此站在梦想的起跑线上。两年前,选择了参加物理竞赛,从此驰骋在希望与拼搏的疆场。

第一次听赵维玲老师讲课,讲的是静力学知识,她耐心自然的讲解、简洁优美的板书,都令我如沐春风,醍醐灌顶,顿然感受到物理严谨、超然的美,灵魂中涌现对学好物理迷醉般的冲动。

参加培训时,老师借给我一本张大同老师编写的《通向金牌之路》,它立刻成为我亲切的伙伴。整整一个假期,我用心钻研这本书,虽然书中不少题很有难度,让我苦思冥想久久不得,但看到讲解中清晰的思路,我却对物理有了“开窍”之感。

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同学们完成了一本本练习册,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竞赛成绩有了初步提高。寒暑节假,老师还安排我们去全国各地参加奥赛培训。背上行囊,我们走过沈阳、长春、天津、上海、杭州,聆听郑永令、吕天全等著名教授精彩的讲课。我仿佛触摸到了科学厚重的呼吸,对物理也有了深入的理解,随之产生的是浓厚的兴趣。我记得在天津培训时,北京大学的舒幼生教授给我们讲相对论中的“双生子佯谬”问题,听得我兴味盎然,深深感受到物理的奇妙;杭州一行,王栩老师跟我们讨论的热学问题,更让我又惊讶,又折服。而最让我体会到美的则是物理中用到的初步微积分思想,看似复杂难解的题目,经过微积分处理立刻变得妙趣横生,简洁明了,让我每每惊叹。

时光让脸庞渐渐发光,风雪把悲伤轻轻吹亮,被淋湿的翅膀才拥有穿越过
那暴风雨的力量。

然而,在不断探索与进步的过程中难免遭逢坷坷坎坎。069月,我们参加了物理竞赛复赛,我发挥得并不出色,只拿到省二等奖。成绩出来以后,我感到无比失落和灰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三个月的时间,我几乎没有再做物理题,每每拿起书本,就会觉得迷茫无助。在迷茫与选择中,2006年飞快地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物理的寒假”。

这时候,赵维玲老师找我谈话,分析我存在的问题:做题不够多、思路不灵活等等,又分析我的优势:思维缜密、做题仔细。她鼓励我冲击省队,去与全国选手竞争金银牌。

我们面对面地坐在三角厅里,我望着老师和蔼亲切的目光。在惭愧感动的同时,我深深地感到惊讶。原以为自己在老师眼中很平常,但老师的一席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本应得到却被错过的辉煌。我更看到了风雪弥漫中前进的方向。

没有困难能把一颗坚定的心打倒,正如拿破仑·希尔说的,“把你一生中所发生的所有事件都看作是激励你上进而发生的事件。”我重又开始了拼搏,从此勤思多练是我的桨,挑灯夜战是我的旗,战略战术是我的帆,我奋勇前行,在物理学蔚蓝的海面上。

这一年夏天有最感动的阳光,你给我梦想我勇敢往前闯。

行行重行行,我们终于走到了078月,进入了真正的冲刺集训阶段。即使是炎热的夏日,老师仍要求我们坚持奋战在物理实验室。至今仍难忘420教室里奋斗的每一天每一刻,三十几个同学为了前途命运,更为了“民族理想荣誉”的嘱托,在一起拼搏、讨论,互相鼓舞、昂扬斗志。老师还组织我们班几个优秀同学编写了近十套新题练习,从而大大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清晨啼鸟尚未唤醒朝阳,我们已坐在桌前开始新一轮角逐;夜晚余霞早已点燃天空,我们仍伏案劳作探索着物理之美。每一次自习结束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感到无比充实和自信,我仿佛看到自己乘着梦想的白翅膀飞向清华园。

是的,从小到大我的梦想一直就是那美丽的水木清华。即使不能通过竞赛保送,我也一定要通过高考考进清华。2008年我相信清华会等我。在准备复赛的过程中,我总是用“清华”鼓励自己,甚至在练习册上也写下“剑指清华,实现梦想”的豪言壮语。

北大学子说:“有些事的确会影响你的一生,但没有一件事能决定你的一生。”但面对这个也许比高考更重要、更风险的考试,谁能不紧张呢?

好在,我有呵护我的父母,和支持我的老师。整整两个月,在我困惑迷惘、焦虑不安的时候,都是他们帮助我卸下担子,让我勇敢前闯。我感激他们!

今天我终于站上这年轻的战场,谢谢你给我一束爱的光芒。

200792223日,我们三十多个同学一起走进了复赛理论和实验考场。20071134日,我和三个同学又一同走进了决赛理论和实验考场。然后是2007118,我们登上了总决赛的领奖台。

胸前是光闪的奖牌,手中是珍贵的奖状,我站在台上,心情澎湃。学竞赛的两年里,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苦也过泪也过,不变的是心底的执著;痛也罢泪也罢,不改是奔流的本色。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学校的殷切关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百般呵护,都让我看到了最美好的爱,我会永远珍惜。

终于,一纸清华大学的预录通知书让我冲过梦想的界线,把希望书写得更高更长。梦圆清华,心在飞扬,我懂得明天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肩上有更庄严的使命。

 

回首昨天,深深眷恋母校。我不禁想,拿什么回报你啊,我亲爱的母校育明?

我相信,我会不辱育明人的称号,清华园里再创佳绩,用青春热血挥毫生命的墨香,在岁月的长河上洒满胜利的韶光!

马冬晗同学于2008年保送到清华大学

在母校,走向胜利

                              ——记2011年科技创新大赛

二年三班  吴蕤含

当我满载喜悦而归时,已经到了四月十日。时间容不得我再有半点疑迟,于是便赶忙打开了信笺,记录下这些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

那是一个让人铭记的午后,我兴奋地从三楼阅览室带回了可以参加省赛的好消息。从此开始,我参加省赛的准备工作也正式拉开帷幕。

由于只经历过市赛的我在相关的省赛经验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要向学长借鉴经验。几经周折,终于从一位参加过国家级科创大赛的学长中讨得一些关键步骤:作好充分的准备,回答要流利、清晰。

首先我要做好学术方面的准备。我重新拿起了那篇我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的论文,用清醒的头脑打破时间对记忆的风化,用清晰的思路唤起我那曾经无比熟悉的世界,用流畅的笔触谱写思绪的主题旋律……一页论文的精髓便在许许多多被挤出的小时间内历尽周折地完成了。同时,豁然开朗的,不仅是论文里或长或短的段落的脉络,更有我经历磨练后的头脑,这种磨练加深了我对论文的理解。

其次,学术上的准备要务便是参加封闭答辩时的小稿子。怎样能够在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引起评委的兴趣并将自己论文的内容得以精确、清晰流畅的表述是这个“小稿子”的目的之一。精确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在学术性很强的知识领域,一个微小的差别便会引起意思上的天壤之别。就像作为一个优秀的射手,他一定十分清楚,手臂角度的一个微小改变,那只箭最终到达时可能就会离十环很远。做到精确就必须要精雕细琢。精确、流畅的表达,准备好回答评委的问题也是这件“小稿子”另外一个关键的目的。我的方法是根据手中的论文,整理出相关的重要知识点,逐条“刻骨铭心”地记住,并且像一些很常规的问题,如:你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你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一下你这项目等问题都要事先理好答案,牢记思路。我真诚地向多方请教,并最终整理出了满意的答案。还有最后一项必不可少的:自我介绍。

之后我还要做好生活方面的准备。这里我需要感谢这次大赛,它让我有机会真正地锻炼一下自己全面打理事情的能力。比如:老师签假条,提前告知好友记笔记以便回来好补上落下的内容,相应地改动一下原定的周末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等等。这样可以减轻回来后的沉重负担。

就这样,有了我精心的准备作铺垫,我开始向本次省赛的举办地——本溪,进发。我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在食宿方面,由于参加其他的活动也会有机会体会到与同学一起生活的乐趣,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里需要感谢大赛组委会为我们提供的良好食宿条件及便利的交通,让我们有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

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的一独到之处便是封闭问辩这一环节。起初我认为是一个小房间里坐着众多评委,参赛选手要独自面对评委的“挑战”。而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紧张,就是众多参赛选手与众评委一同被锁在偌大的体育馆中,进行着最关键的一步。

这就需要通过调整好心理以拥有最佳的竞技状态来适应一个意想不到的环境。过分紧张以至于说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当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过分放松也可能会出现思维“短路”,表达不清的尴尬局面。因此,精神集中而不过分紧张,自然放松而不懈怠便成为了保持思维敏捷的好方法。当面对着评委的提问,很可能会头脑中一时闪出好多无条理的答案。这个时候不要紧张,迅速地缓冲一下,让思维走在前面,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这也是我参赛的最大收获——它锻炼了我思维的敏捷性,要求我要有流利的口齿。经过几次面试的我体会到了这种能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比赛第一天上午可以自由参观,许多家长在路过地处“偏僻”的我的展板时,特地举起相机拍照,我也感到一种自豪与慰籍;而下午便进入了关键的封闭问辩。

第二天的上午,是进行一项笔试:“综合素质测评”的时间。而闭幕式及颁奖典礼在第二天下午召开。有着充分准备并尽力比赛的我最终拿到了省级金奖,它证明了我的努力是有意义且有效的。它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强大力量。我也非常激动,因为我谋划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动最终达到了目标!

我回想起了在进行油样采集时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潜水员憨厚的微笑;我回想起了采样船上自制的竹竿固定法的“撒消油剂器”与满甲板的大桶消油剂;我回想起了实验室中沉甸甸的四氯化碳与分液漏斗、量筒、试管、玻璃棒等等的瓶瓶罐罐……我回想起了项目研究时忙碌、疲惫却十分充实的一天天;我回想起了那些甜美的、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如宝石般在人生这片星空中闪闪发亮!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父母在我最无助时激励我前进,在我不知所措时奉献了他们无私的劳动与爱;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是王老师在我初期立项时指点了我的迷津,找到了最适合我的切入点,并帮我联系到了清污船和实验室,让我有条件亲身经历、实验;我还要感谢所有在清污船、实验室帮助过我的工作人员,因为有了他们的关怀才使得我最终有了这小小的成绩。

最后,我要感谢这次科技创新大赛,是大赛给予了我这些宝贵的经验财富,让我更加热爱自然,热爱这神奇的自然科学!

这就是我走向胜利的纪录篇。

 

2011年省一等奖)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2024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辽ICP备06021230号-2 学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街70号
联系电话: 教务处 0411-84759193 德育处 0411-84759866 科研处 0411-84759359 邮政编码:116023
技术支持: 大连奥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纠错及故障申告:18040130731 辽-GZ-2014-02-A5-0012